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李春燕
[导读]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良好的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良好的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许多幼儿园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违背教育规律,将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文章旨在反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寻找原因,分析危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策略
        引言
        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小学化倾向越来越普遍。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偏向于小学模式,这会导致教学内容越来越难、教学强度越来越大,教学管理越来越紧,从而超过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容易让幼儿产生逆反的心理。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会带来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不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鉴于此,本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展开分析,有助于我们挖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将幼儿教育回归到正常的教育轨道,使得幼儿可以得到有效的教育。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1阻碍幼儿身体发展
        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持久地专注从事一项工作,会损害他们的大脑和神经,致使幼儿心理发生变化,比如幼儿会出现表情呆滞等状况,还有可能造成幼儿近视、驼背等全身不适,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危害。
        1.2阻碍幼儿心理发展
        过早地对幼儿施行小学教育不符合幼儿的心理认知水平。幼儿的认知发展不完善,不具有系统性学习的水平,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努力学习和完成许多课业任务,会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无趣、苦恼、害怕、怨恨等情绪状态,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
        1.3阻碍幼儿持续发展
        在幼儿期开展小学式教育,只注重幼儿的某种能力的发展,却忽略幼儿的持续发展,这样做会遏制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会弱化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片面性,严重违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目标。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2.1教育内容小学化
        受大脑生理机能成熟度的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不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操作。目前,很多幼儿园开设大量小学课程,如算术、英语、语文等,这些课程有一定难度,幼儿阶段难以掌握;有些幼儿园甚至制作一个固定的课程表来规范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讲解式教育,教学的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这些教学行为严重违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给幼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幼儿的基本生活常识判断、行为习惯养成和情感发展。
        2.2教学形式小学化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幼儿能在游戏中创造一个假想的世界,同时也实现身心的成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导向,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更好的发展。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授课方式上与小学一样,采用课堂教学,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小学课堂纪律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需要,严重违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3家庭作业小学化
        家庭作业也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普遍表现,幼儿在园学习,回家后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配合,这与小学的教学模式并无区别。过重家庭作业必然会给幼儿造成压力,减少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也会使幼儿产生厌学、惧学的心理。
        2.4评价方式小学化
        在教师评估中,一些幼儿园以幼儿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考试内容主要以英语、数学、语文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3.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给家长普及科学教育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以幼儿的利益为主,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年龄的特殊性,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3.2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内容注重启蒙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性,使幼小衔接工作更顺畅。幼儿园教育应该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教育方式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幼儿园也需要为幼儿升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比如通过各种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部门应该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明确对教师的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挑选出德才兼备、热爱幼教事业的优秀幼儿教师。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讲座、进修或者专家指导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3.4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明晰自身监督责任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投入、管理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参与性不强,使幼儿园办园理念有所偏差。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政府应该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学前教育,从根本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3.5明确幼儿教育的宗旨,选取适当的幼儿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指示,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从健康、社会、科学、语言以及艺术等方面,制定相关的幼儿教育内容,促使幼儿接触多元化的教育,以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思维。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促使幼儿园内部管理人员可以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将相关的指导纲要有效地宣传到每位教师和家长,使得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都能明白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作用,进而选取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教育内容。比如:在日常幼儿教育中,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的幼儿教育活动,根据幼儿学习以及发展特点,向广大幼儿园宣传和普及幼儿教育知识,说明幼儿应当接受哪方面的教育、哪些教育是幼儿可以接受的、哪些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益,以帮助幼儿园明确有效的幼儿教育内容,从而阻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苗头。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幼儿后期的学习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幼儿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学前教育的指导和监督,多方共同努力遏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蔓延,助力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桂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2]刘智成,边霞.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J].教师教育研究,2014(01).
        [3]刘占兰.“小学化”带来对幼儿永久伤害[N].中国教育报,2012-04-01.
        [4]李征.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5]岳曼.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15(58):176.
        [6]徐郡阳.刍议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31(32):288—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