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侯华明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必须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必须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运用科学的物理教学方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之后更高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高中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还是应对当下人才竞争的社会大环境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创新能力;意义;策略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想像力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因此需要学生具有想像力。如果,在物理课堂当中,学生缺乏想像力,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比较空洞乏味,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得到扩散,从而学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第二啊方面,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物理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本知识提出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使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大幅度提高。第三方面,能够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强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根源。当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学生要想去创新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创新的动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这门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课堂上讲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身边的事例,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整个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电在你家中”“菜刀中的力学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多动手的能力,当讲完一堂课后要让学生发现我们身边与课堂知识相联系的现象。不断地去分析和探究。只有这样肯去钻研,才会有所创新。
        2.2 采取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之上,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自上而下”的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理论的教学与灌输,使得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依赖性,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需要物理教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问题式、讨论式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改以往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通过不断进行开放式问题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引导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结论敢于进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使其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面对常规的问题,能够采用创造性方法进行解决,减少对教师的教学依赖性。例如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的实验教学中”在完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借助本实验的实验器材,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自身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2.3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兴趣,并且广泛搜集资源,为自己的创新研究做更多的基础工作,以便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要能够由浅入深地将一些具有高难度的知识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引导,通过探究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要特别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特点,选题的宽窄度要适当,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窄,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拓展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组成探究学习小组,由组长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学习中各司其职,发挥出团队的更大力量,让小组成员之间有相互的交流,互相分享,深入研究并完成探究学习的任务。譬如在教学“电热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先指导学生在课前分组去收集有关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如电热器的内部结构、铭牌、说明书、发热功率)等相关资料;接着又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分组去收集其他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如燃气灶、太阳灶等)的相关资料。学生们热情很高,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通过各种渠道去完成收集任务。学生们把收集到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小组之间也形成了比较热烈的竞争的模式,在同一组之间通过辩论、合作等方式,使得学习探究的过程变得精彩纷呈。
        2.4 把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运用所掌握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而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按照书本或固有的实验步骤,把实验按照步骤做一遍,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着做一遍,教师很少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这种演示实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知识机械地重复老师的实验步骤,对物理实验中的原理和知识甚至都不能理解,同时,它也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小框架里,限制了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把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摒弃传统的演示实验,代之为探索性实验。例如,教师在物理实验的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要自主思考,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交给教师阅览后,教师认为其实验过程不会对学生以及器材有所危害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进行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最能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在实验的过程,学生会发现方案的不足,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都需要自己去应对并解决,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由此可知,探索性实验教学更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韦志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学导刊.2019
[2]钱崇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2016
[3]李中良.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周刊.2018
[4]戎建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