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要想使中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不断强化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当下我国的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低下水平。首先探讨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案,为今后的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中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社会和人们的高度重视。拥有良好数学思维的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其学习品质也会大大提升。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数学课堂注重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十分浅显,数学成绩也十分不理想。因此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培养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探讨,并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概念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思维指的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概括和认知,是人体大脑的基本活动形式,数学思维指的是人们思考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图形线段探索数学逻辑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锻炼人的格局思维
高超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实践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理智分析其中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改善措施。数学教学活动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周密。除此之外,思维能力对于人们的行事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往往会拥有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谨慎的行事风格,不管是生活、还是交流,都会游刃有余。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创新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中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依赖教师和家长。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留心身边的细节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后期的生活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过去的数学课堂过分重视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维,更好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使得教师更快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从学生学习心态、数学课堂创建、教学方法变革等多个角度入手,具体作法如下所示: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为思考创新的基础是学生对原有的知识产生了疑问,或者对新的知识产生好奇,然后对知识进行思考辨析,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地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知识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多种防范措施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使得中学生通过主动学生超越自我,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来解答相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大脑就会飞速旋转,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身边的什么事物像平面直角坐标系啊?”学生们就会联想到“墙角”、“黑板”、“窗户”等多种答案,这些都是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异于痴心妄想。因此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多样性。例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高是5厘米,腰是3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地面积是多少?”这就需要学生罗列出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运用所学知识,采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而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然后,教师可以组织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复习工作,例如在复习《分式》相关知识时,小组组长可以对复习工作进行统一安排,A同学负责整理“分式的基本性质”、B同学负责整理“分式的加减运算”、C同学负责整理“分式的乘除运算”,最后由D同学将所有的复习内容汇总到一起。这样以来学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查漏补缺,积极思考,对分式知识有一个系统地了解。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以往的教学课堂始终以教师为核心,大量的时间都被课堂和习题占用,学生的思考时间和机会十分有限,这也是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留10到15分钟的思考时间,并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内容宽泛、解法灵活的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充分挖掘自身的大脑潜力。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剪裁后的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虽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错误,但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然后,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延伸到实践生活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与价值,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结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格局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推进素质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还不尽人意,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十分低下,数学素养也不容乐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相信在广大中学教师的努力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不断提高,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会发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童建林. 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才智, 2020 (05): 25.
[2]张建忠. 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 新课程研究, 2020 (04): 11.
[3]梁效科.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技资讯, 2020 (02) : 23.
作者简介:邓超(1985-06),男,汉族,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当前职务:中职数学教师,当前职称:中二,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