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这个时代下,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变革,尤其是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在新课改深入推进之下,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关注。在小学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此时他们依旧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游戏仍然是其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游戏活动组织教学,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要掌握教材,对游戏教学法进行灵活的运用,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必须将数学教学重视起来。在数学课上,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发展的过程。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讲解知识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师生互动的机会比较少,更难活跃课堂的氛围,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及大量的习题训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唤起小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游戏,所以教师需要引入寓教于乐这种教学方法。对此,本文对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游戏教学策略的设计原则
(一)明确游戏设计目的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尤其是数学课程,教师每次引入游戏的目的也不同,有时是为了复习旧知识,有时是为了导入新知,有时是为了拓展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必须明确游戏设计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游戏。
(二)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若是没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关注,若是引入到教学中,最终会以失败收场。在小学数学课上,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游戏活动就具有激活兴趣的作用,可以将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引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游戏的难易程度,还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三)注意游戏的参与面
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尽量保证能够使全班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若是设计的游戏仅能够调动少数人的参与性,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设计的游戏活动,最好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对于游戏活动的选择,必须短小精悍,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在组织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提前讲清楚规则,以便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掌控,避免课堂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小学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对于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不断的引入了多种新的教学手段,其中游戏教学法是学生最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游戏教学法时,需要师生积极配合,方可有效地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中心”,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设计相符的游戏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收获知识。因此,在组织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新游戏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猪佩奇》动画片的相关场景,然后向学生提问:“佩奇的姥姥和爷爷来到了佩奇家,此时佩奇家有多少只猪?”。
这种提问方式,同传统提问方式相比,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发言。
(二)合理设计竞赛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组织比赛活动,同样能够激活小学生的兴趣。从低年级小学生心理的角度来看,此时的小学生具有极强的争强好胜心理,此时教师借助比赛活动,可以刺激小学生的心理,勾起学生的竞争意识。然而,若想实现竞赛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相符的比赛活动。在开展竞赛活动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组间的竞争、组内合作,帮助小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额提升。同时,在整个竞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活动能够顾及到每个学生,确保学生之间的平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设计角色扮演活动
在小学教育中,对于低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应用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课堂的时间限制,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游戏的应用方式,切不可过于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导致课堂教学过程偏移教学目标,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引路人”游戏,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讲解游戏规则,组织游戏活动。具体游戏规则为:游戏包含三个角色,一是司机,二是农夫,三是村长,司机偶遇农夫,并向其打听去村长家的路线,然后司机按照农夫提供的路线找到村长家,然后村长为司机提供进入农贸市场的路线,游戏胜利,若是在中途司机出现了错误,则表示本次游戏失败。每个小组有五分钟的表演时间,并且只有一次机会。此时学生会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掌握关于方向的知识。
(四)增添实践型游戏
在运用游戏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则要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合理设计游戏活动。在为低年级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对于游戏活动形式的选择,还可以选择实践性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钟表,标注时间,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小学生的全面提升。可见,通过实践性的游戏活动,对小学生的锻炼性更强,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上来看,此时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依旧没有改变,对于趣味性的事物尤为感兴趣。所以,在数学课上,引入游戏教学法,刚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则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设计游戏活动,创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希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64.
[2]陈莉欣,徐境媛.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5):163-164.
[3]段营敬.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