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差异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对策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韦敏锐
[导读] 现代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该做到面向学生全体
        摘要:现代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该做到面向学生全体,而不是只是顾及到班级当中的优质生。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班级学习当中都有所提升,这样的教育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这样的目标,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将分层教学引入进来。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教学的开展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的做到立足学生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对策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还是能力水平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容易出现两极化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非常头疼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就可以加强分层教育的实施。借助这样的方式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真正的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一、实现摸底调查,划分学生层次
        在分层教学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学生群体进行层次性的划分[1]。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分层教学的开展,以此作为基础将分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学生档案的查阅、日常观察、测评和考试等各种各样的路径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的掌握,以此来作为分层的基础,让分层教学的开展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例如,教师可以从高到低将学生化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为优等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的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并可以做到延伸和拓展。B层次的学生处于中等生,虽然可以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但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却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C层次的学生属于班级当中的后进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追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学习基础上也是比较薄弱的,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层次划分就可以更好的保障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让分层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化。
二、加大教材钻研,设定不同目标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教学的归宿点和出发点,将对整体教学过程都产生控制、导向和调节的作用[2]。所以,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在目标上进行调整[3]。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把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都进行设定,保障层次教学得到良好的开展。例如在讲解《时分秒》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处理,达到理想当中的课程开展效果。

例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教育目标主要就可以放置在让学生认识单位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时间单位。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可以按照正常的教育目标进行。对于a层次的学生,主要可以将教学的侧重点放置在时分秒的换算上。这样教学目标在设定的过程当中就会具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在任务达成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够让c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让教学的开展做到面向学生全体。
三、重视因材施教,面向学生全体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可以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让教学的开展真正的做到面向学生全体,达到教师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在问答环节当中更好的展现出分层的原则和理念,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互动环节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设置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你都在哪里见过分数呢?”“你觉得这些分数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日常生活当中1/2,1/4,1/5都具有着怎样的含义吗?”对于前面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就可以让c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后续的问题则可以让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在问答环节当中积极参与,让学生逐渐加强,跟随教师的思路。
四、实施分层评价,实时调整层次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做到有所侧重。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当中获取到更多的反馈,成为对学生有效激励的一个手段。例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标准应该适当提高、C层次的学生则应该秉持着激励性的原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内在潜能。同时,在评价环节当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A、B、C三个层次的调换。这样可以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反思或者受到激励,让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取得进步。真正的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提高,将分层教学的价值展现出来,更好的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结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实现摸底调查、加大教材钻研、重视因材施教、实施分层评价。让分层教学得到顺利的实施,展现出独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胜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0(20):119-120.
[2]汪小红.数学课堂分层差异教学路径探讨[J].成才之路,2020(17):36-37.
[3]张卫东.分层异步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0(15):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