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有机整合起来,发挥好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数学教学倍加精彩,这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运用策略。
【关键词】整合;情境;空间思维;动态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作指导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有利于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可直观呈现。在数学教学中,以呈现实物方式虽然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但很多实物无法搬到课堂上而借助信息技术,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情境,拉近学生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认知转向数学学习,在学习数学后去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景
在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看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录像,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三角形、方形、楠圆形、和圆形做车轮时汽车前行的情景,在学生的欢笑声中,教师设问:为什么只有汽车轮子是圆形时汽车才会走得又快又稳呢?车轮是圆形就一定会使汽车跑得又快又稳吗?这样设计的动画时间短,却简洁明了的突出本课的主题,引发了学生对圆的应用价值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究的欲望。此情境的创设融学科性、艺术性、教育性和科学性为一体,完美地完成激趣、设疑和促思的目的,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辅助了小学数学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应用情景
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拿一根红领巾引入:这需要用多少布料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先是一榜,接着就有强烈想知道的愿望,在强烈的求知欲的推动下,学生自主、动手、合作探究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接着,课件出示了许多的三角形的实物:红领巾、三角形的绿地、广告牌……你们能算出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兴味盏然,教师再出示相关的数据,学生积极的去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形成
空间观念形成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就可把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为了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条规律,制作了展示撕拼过程的课件。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验证了猜想,正确的建构了新知,使学生在动手撕拼以后,进一步得到了验证。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完善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如在“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采用课件,将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分、16等分、32等分,并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在此过程中,注重通过加亮闪动或加重彩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继续想下去,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就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突破了重难点、渗透了极限思想,又快捷、省时,教学效果也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图、文、声、像的直观生动的变化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寻求解答的最佳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有利于知识动态生成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上述所说更多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功能以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在探究过程中又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呢?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勿喧宾夺主,用信息技术来代替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活动,让课堂成为“点击”“播放”的“电影院”。
总之,合理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使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蒋兵红,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9年36期
[2]常菊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速读(中旬)》2018年12期
[3]王珊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交流》2018年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