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王连增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相对于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相对于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一技术运用,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跟以前的常规教学相比,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我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实施的优势和重要性,谈下我的拙见。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小学课堂教学、作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思想指引下,要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就必须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成绩,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真正让学生爱上你这位老师,爱上你这门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不合时宜的陈旧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趋成熟,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现如今也在各级各类学校生根发芽,给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春风,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丰富我们的课堂,能把死气沉沉,索然无味的传统教学课变得生机盎然,富有情趣。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课件,并合理应用于数学课堂,会使我们的数学课的效果飞跃提升。特别是在平面图形推推导,图片转换动态演示,应用题的教学演示,这些都增强了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更加深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愿学、乐学数学。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就像孩子们对于喜欢的动画片和影视作品,它可以在课堂上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声音,画面、图例,文字融为一体,完善了我们的教学环节,学生听起来更有激情,学生上起课来,精气神十足,课堂效果自然提升,可以完胜传统的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中,老师一本教科书,两三根粉笔,一块小黑板,喋喋不休一节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以分数为独尊,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奴隶,死记硬背,毫无章法的落后教育思想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们现在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去吸引学生,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了,学习的动力就上来了。
        “有爱好才有尝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我们精心制作的课件,把许多唯美的画面,动画的演示,利用声、光、色、像、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学生积极回答,小组探究合作,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深挖教学内容的内涵,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进入数学课堂,可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化难为易了,特别是在教学平面几何知识时。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面积》第一课时这节课时,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怎样在有限时间内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我课余静心制作课件,在新课实施中,我在显示屏上首先出示一个大圆,并复习了圆的半径,直经,圆周率,圆的周长这些旧知识。然后提问学生:“圆的面积怎么去计算呢?借助我们的学习工具又无法测算,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小组探究,我继续追问“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最后我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操作,把这个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并追问学生:“从这两个半圆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此反复演示记几下,使学生明白,这两个半圆完全相同,沿任意一条直径折叠,可完全重合,然后再继续把这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再都平均分成相同的若干等份,如平均分成8份或16份甚至32份64分……分份时,从半圆圆心沿半径剪开,然后把分成相等份数的扇形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在这一过程中,在课件中用红色、黑色两种色彩分别代表圆的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很明显发现拼接后的近似f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也就是圆的半径长和半径与圆周率的乘积的乘积。

为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不停闪动这两个切割后图形拼接的过程,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知道原本圆的半径相当于拼接长方形的宽,原来圆周长的一半相当于拼接长方形的长。这样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变新知为旧知,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得知: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也就等于圆的半径乘圆的周长的一半,师继续指导学生观察原来的圆和拼接后的长方形,提问:“从原来的圆和现在拼接成的长方形中,你能看出什么”?学生自然想到平面图形圆变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但是它们的所占平面的大小没有改变,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通过动画演示,轻松解除了学生们心中的疑惑,掌握了计算圆面积的方法,真是化难为易,趣味横生。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要长远发展,国民的素质就要提升,每个国民都要有创新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运用一题多解,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去探索数学新知,遨游数学海洋世界,授课中,我们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充其强大的内动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习量,丰富知识广度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现知识,从复习引入到新课环节,节约了老师板书时间,图形变换,画各类统计图等这些复杂类知识时,就需要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优势,进行整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作成课件,教学时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最丰富的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展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任何新的知道都是从我们已学过的旧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能更形象的体现知识的迁移,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先是进行复习旧知引入,然后出示题目“一料场原来有一些河沙出售,卖出60吨后,还剩50吨,这个料场原来一共有多少吨河沙?”这道题把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再现,然后闪动鼠标,把“卖出60吨”改成“每车装15吨,卖出四车后,”通过这样的操作,就把原来的复习题变成了新授内容,学生也容易发现,这道题,基本数量没有改变,只是实际计算中比原题多了一个步骤,这样,学生运用以前的方法去发现新的数量关系式,通过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使新知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效果一目了然。
        五、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知识的细化和梳理
          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详细分解,精心梳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即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对于发展数学课堂兴趣,深化教育教学目标都具有现实意义。
        利用多媒体技术梳理细化知识,不能偏离知识结构层次,要有的放矢,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现、梳理、细化总结。
        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推广,深受年轻老师和学生的喜欢,它操作简单易学,能调动课堂气氛,能优化学习内容,丰富知识量,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实施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探索,并在追求新知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求知欲望和心态,给我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