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高中是学习任务繁重的阶段,教师学生压力都大,为了升学率可能会把德育教育放一边,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高学历而心术不正的人,更加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发展。体育课是学生相对比较放松头脑的一门课程,由于在室外,更比其他文化课具有特殊性,可能通过多渠道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建立正在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社会的积极发展做有力贡献做铺垫。
关键词:高中 体育课堂 德育
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优势
文化课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来到体育课堂感觉较为放松,换了个学习环境,而体育教师相对其他科目教师也有独特之处,他们有系统的体育知识,加上多年专业的体育训练,养成了健康的体魄,活泼开朗的性格,强健的身躯,学生很容易因为体育教师的性格和形态爱上体育课。在这种学生喜爱有课堂氛围中,因地制宜,看准时机地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无形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者体育课相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言,体育课堂侧重实践,通过不停地运动实践,慢慢体会,掌握运动技能,这是明显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同的地方,体育教师在可以在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的主体内容,抓准时机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长跑课,学生必然会遇到极点,很想放弃,停下来,这时候如果告诉学生,这个是集体跑,以最后一名到达时间为准,那学生自然而然会为了一个好的成绩而互相鼓励,互相帮规,不抛弃不放弃不给一位同学掉队,通过长跑培养学生的团结,互相帮助,坚持不懈精神。
三、体育课德育渗透的方法
1. 体育教师在课上要充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积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精神饱满,无畏无惧的精神。在体育教学的热身部分,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完成热身运动,比如让体育委员安排热身游戏,做热身操,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课的主要内容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2.教师在体育课中要随堂观察,抓住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排球的围圈垫球课中,可以让男生和女生一组,这样可以增进班别男女同学间的同学感情,接近同学间的距离,通过垫球产生更多的交流,让大家彼此更了解,加深同学情谊。在围圈垫球课中,还可以观察男生有没有关照女生,会不会主动跑去垫比较难的球,跑去捡飞得比较远的球。这是关心同学,主动为承担团队解难。通过一些课堂的设计,和细心的观察,以及体育老师上课的灵活应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事物的应变能力。
3. 在体育课中设计比赛环节、游戏环节等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团结互助、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勇往争第一不服输的品质的目的;比赛或者游戏结束后趁热打铁表扬优胜队,同时也注意观察暂时落后队的表现好的地方,比如可以表扬优胜队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忙精神,对落后队进行鼓励,在场地相对比较劣势,队里有同学不太舒服比较难参与的但仍然为胜利拼搏进行夸大表扬,形成向优胜队勇争第一要学习,落后队也有骄傲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比赛,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培养学生密切配合、互相帮忙、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 因为体育课在室外上课,夏天烈日炎热冬天寒风阵阵,教学环境相对室内文化课较为恶劣。自然条件固然不可去改变,农村体育场地器材也有限,教师要趁机用这个恶劣条件对学生进行不怕苦为怕累,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的道德教育。烈日之下,汗水淋淋,只有凭借顽的意志,才能在这种困难下坚持体育课练习,掌握技术,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感!先苦后甜,坚持必有收获的一天!
5.体育课德育教育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教师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德育渗透。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格要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做人准则,以为自己能调整自己,在遇到困难不愿意倾诉寻求他人帮忙,自我进行解决,如果自己调节不好容易灰心丧气,有挫败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的教学引导,结合本校学生身心的发展去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休育运动来让学生忘记不愉快的事情,把烦恼抛于脑后,让学生在运动中保持愉悦的身心,无形中为师生良好的关系打下奠基。教师也要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在课上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耐力跑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分组游戏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新授课难度较大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新事物精神,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学分勇争第一,顽强拼搏精神。教师在课堂主体内容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负责教学引导,设计好教学课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需要将德育教育贯穿落实到学生整个高中生涯。农村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科目的特殊性,抓住德育与体育之间的结合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身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要任务,应该不负重望,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非生来俱有,这是靠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中慢慢形成的,高中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社会、为祖国培养大批的高智力,高情商的建设者,接班人。
参与文献:2004.[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2007.[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