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育德方面提高幸福感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幸福教育观的理念建设始终贯穿着班主任的与管理工作 中。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工作中,班主任要始终贯彻幸福教育的思想理念。幸福教育把学生感受作为教育对象,让教育与幸福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培养“幸福的学生”当做最终目标,并且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地去提升学生的幸福层次,从而达到幸福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正在成长和发生变化,很容易被外界的负面事情所诱导,从而导致不良思想和消极情绪。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忽视引导学生去正确的看待这些事情,同时老师用不恰当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这些因素将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结合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人格。
一、幸福教育的概况
在提倡人性教育的背景下,幸福教育是一种表现形式,这是一种充满创新的教育观念。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老师的层面,让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小学生是很容易受老师感染的学生群体,所以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老师,所以老师的幸福感自然也会带给学生幸福的感受。二是学生层面,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充满幸福的体验,让学生时代从充满幸福感开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主体是班主任,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让幸福教育工作一步步地成为常态。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德育工作的前提之一,做好关于德育工作的每一件事,切实的把学生的幸福感提高,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
二、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渗入幸福教育的意义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感是小学教育的方向之一,同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目标也是保障学生的幸福感。学生感受到幸福,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成功检验标准之一,同时这对于班主任的教学质量也是一种肯定,师生得到共赢,是现代的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育德工作的重心向幸福感逐渐偏移,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够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的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纠正与交流,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尝试新鲜事物。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照顾到,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差别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幸福感。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幸福教育的德育策略
德育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幸福感的提高也不是通过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小学班主任要在这个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与热情。幸福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也能够带给老师极大的成就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的优劣势进行互补,从而提高班级的团结性,进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幸福感。
1.鼓励学生增强信心
学生的信心不足是班级管理上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主动回答的学生很少,甚至是在老师提问后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归根到底这就是学生不自信的具体表现,即使知道正确但也不敢答、怕答错,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并且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建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让课堂上的学生勇于自由发言。例如当学生在课堂提问时回答错误,老师要首先肯定学生敢于发言的积极性,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的方向去考虑,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维护。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团队合作是当今社会每一个团队都注重的东西,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在同学间的合作中感受到幸福感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合作意识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的互帮互助,也可以体现在游戏中,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这个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加自己的合作意识,也能借此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感。
3.优化每个学生的发展
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不同的优点进行重点培养,充分的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老师要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来引导学生用于发现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让他们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进行努力。让学生的优点有展示的空间,可以很好的保障学生的骄傲感,从而让幸福感也随之产生。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或者举办一些联欢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有机会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增长。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的多样性,许多学校的硬件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中。教育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而老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也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提升小学阶段的幸福教育,离不开老师对学生幸福观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业还是今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影响。学校的校园建设、老师团队的专业化、学生及家长的重视程度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幸福感的提升。由此可知,德育工作中的幸福教育工作,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未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秀云.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5.
[2]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79-180.
[3]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学周刊,2018(0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