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也是信息时代中最为主要的载体和工具,因此也就在我国教育教学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但是,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其中的作用,还是需要任课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很多教师都已经掌握了现代的信息技术,并且还将其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也已经是每一位教师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了。如今的信息技术还在进行高度的发展中,因此,世界的各个国家已经将现代的科技竞争到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中,各国家为了能够赢得在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主动权,都已经对基础的教育课程进行了加快改革和完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都让教育教学在根本上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并且其中的教育手段、方法以及理念等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一、必要性
小学数学的只是博大精深,并且和实际生活也紧密联系着,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的更加深刻以及清晰,无论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的强大,也没有办法做到让学生做到边看、边听、边想等多个方面进行一同学习,但是,信息技术中的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可以做到,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将书本中单调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将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和学习中的情境等,都制作成相关的教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也能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还能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以此提升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还有就是视、听、触等多个感官的结合,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还能降数学知识和社会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情境结合起来,以此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变了传统了教学方法,还将学生的那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转换成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将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实罗列也变成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时,不经能让学生快速记住所学习的知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具体案例
(一)激发学生自行探究的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当前比较流行的信息化技术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探索的学习机会,还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真正的体会到自行探究的乐趣。比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讲解“轴对称”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其中的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为学生们播放一个剪纸的过程,让学生们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还能充分的体会到中国古代那种传统手工艺术的精巧。当学生们在观看剪纸制作的时候,通过观察将卡纸进行对折,剪出来的图案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到轴对称两侧的图形是完全重合的,进一步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找到轴对称图形,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形象的画面调动起来时,学生自然也就已经进入到学习中了。
(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非常的强,但是却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所欠缺,如果要是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只单纯的记住一些知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中的内涵,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只知道这这道题怎么解却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是什么,并且还会在应用的时候出现很大困难和很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的利用多媒体信息的丰富性和生动形象的特性,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和了解完整知识的形成过程,就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即将学习知识的本质属性。比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知道1平方千=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要想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1公顷到底有多大,教师就可以将身边的例子举个同学们,比如我们的整个校园大概1公顷,我们学校旁边的公园大约1公顷等,这样一来,学生们课下就会进行探索、观察和研究,以此加深了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深刻的认识。
(三)满足学生的应用创新的欲望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互动的环境,这也使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更加明确,也明显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当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的时候,一定要动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一些比较繁琐和单一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和动脑以及探索,只有这样也才是真正的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并充分的挖掘了学生潜在能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之前所学习过得平面图形,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再互相讨论,很快就会得出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结论。由此学生就会结合长方形的面积:S=aXb,之后就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积S=aXb÷2的公式,之后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再演示一下其他三角形拼出四边形的一个过程,当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和分析之后,便能准确的得出S=aXb÷2的这个公式。在这样一个活动的环节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充分的发挥出了自身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补充了很多实物和课本中没办法给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也有效地帮助了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公式,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中满足了学生应用创新的欲望。
三、结束语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以此还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外,还能让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也为学生学好数学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平台。
参考文献:
[1]郑瑞云.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0(17):109-110.
[2]刘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76-77.
[3]吴丽芬.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54-55.
[4]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