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卓玛曲松
[导读]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中学 850700
        摘要:本文将聚焦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情况,分析新课标特点以及其和现存问题的联系,思考和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用更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让学生更顺利的完 成知识点吸收与消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标;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我国教育界地位非常显著。为了展现数学教育价值、数学教育作用,教师就需要做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条件,创新教学思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契机下得到进步、得到成长。
        一、初中数学教育现状
有调查显示,虽然我国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教育质量展开了多次的教学尝试、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不过结果显然无法令人满意。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直线降低。为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反思。首先是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以及家长并不了解数学,认为数学的学习无非就是中考的时候多拿一些分数。其实很多教师也没有理解数学的教育目的,只是盲目的追求中考升学率[1]。这些教师为了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分数,往往会选择机械式战术、题海战术。不少教师为了保障升学率,大量占用自习课以及音体美学科时间,组织学生做大量习题。其实数学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实践、推理、猜想与验证[2]。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可是很多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采用的都是大班化教学模式,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都非常的多。教师无法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所以无法为学生安排合理、科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师教学中没有重视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师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无法让学生了解到自身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发挥好教材、新课标的价值和作用。
        二、初中数学新课标特点
21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技术的世纪。过去初中数学当中很多复杂的内容教师往往只能用很枯燥、单调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而步入新时期背景以后,教师则可以用很多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展现新时期教育优势和价值。新课标强调要与时代接轨[3]。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体现学以致用的教育追求。要保障学生基本能力、基本知识有效学习基础上,体现出能接受、实用性原则。要用学生熟悉、喜欢的方法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课程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循序渐进负荷学生认知规律。系统化完成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灵活教学,体现通俗易懂的教育价值、教育优势。使用趣味性的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态度。
        三、新课标初中数学备课思路
(一)深入研究新课标转变教学角色
新课标强调一定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展现以生为本教育原则。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目标、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挑战。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保持师生课堂平等地位。

要明白新课标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做好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用全新模式组织学生完成知识学习,让学生创造性的使用知识处理问题,寻找合适的问题探索与解决办法。
(二)分层备课
初中数学知识既包括了小学数学当中简单的内容,也有很多高中阶段要学习的复杂知识。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本身就有着承上启下教育作用。教师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学习,因材施教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选择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做好和学生的交谈、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针对性选择教学方式
面对新课标背景,教师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这类教学活动、教学形式。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为学生从多方式、多角度设计问题。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就需要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教学模式,体现出教学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
        四、新课标初中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教师应当摒弃过去机械式教学模式,要体现出新时期的教育追求、教育意义。教师需要将目标与任务联系到一起,实现教育价值、教育意义。让学生形成强烈学习欲望,主动完成知识探究,完成知识消化。针对新课标有必要创新和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展现新课标价值与优势。
(一)疑问化课堂
教师需要将重心和目光放在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条件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计划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启发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积极、活跃的思维。比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精心设计并且有明确目标的问题。此时学生就会顺着思路分析相交线和平行线之间的联系。并且学生大概率会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建立深刻认知,形成探索欲望。
(二)智慧课堂
这里的智慧课堂就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智慧课堂软件构成的新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完成与学生的实时互动,让教师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有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随时从智慧课堂系统中下载微课资源、微课视频补充自己的知识。完成后使用平台检测自己的学习问题,查缺补漏。数学教育知识点很多,智慧课堂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支持,配合思维导图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为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体现出时代的需要、时代的特色、时代的追求,素质化初中数学,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欧文杰.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影响[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22):2+1+53.
[2]杨迎.探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191.
[3]李明.让学引思——初中数学课堂的新视点[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