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张欣欣
[导读]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开展需要注重自主学习的引导,所以需要在课堂中开展“以学定教”,以此来提高新课改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知识内容,并且从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教育思想理念转变的不彻底,“以学定教”的开展中存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认识考虑的不足,教学的设计带有灌输性,缺乏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解决,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定教;问题;策略

        前言:以学定教是生本教学理念下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目的是让教学主动的与学生的学习结合,从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进行教学的设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也进行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但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学定教的开展需要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学习出发,以保证教学的开展中学生能够有效的参与,做探究性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不断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一、小学数学课堂开展“以学定教”存在的问题
        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需要做教学结构和流程上的设计,让学习成为教学的过程,但是受考试环境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开展中存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思维认识的不足,影响了教学的有效落实。
(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不足
        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较为基础,其概念和理论化内容较多,而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于这种抽象的知识、理论性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的兴趣,在课堂中的学习较为依赖教师的讲解。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也是以学定教落实需要解决的问题[1]。可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教学开展还是以知识阐述较多,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根本没有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被降低。
(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虑不足
        小学生处于基础知识了解学习的阶段,其智力发育也处于成长过程中,这就造成了自主学习普遍不足,无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性理解分析。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自主学习是主要方式,更加需要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而在以学定教的开展中对学生能力不足情况缺乏一定的认识,造成教学设计都是以应用为主,没有考虑到是否可以完成知识理解。这样教学下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无法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严重影响了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
(三)对于学生的思维认识考虑不足
        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根本,逻辑思维、逆向思维、探究思维、创新思维等都是数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小学生缺乏这些思维的认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以学定教开展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忽视了思维的引导,造成教学的进行中学生一直以应激思维学习为主,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建立,更制约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小学数学课堂“以学定教”有效开展的策略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策略上加以完善和创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引导思维,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成长。
(一)以学习兴趣为基础创新知识呈现
        以学定教需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而不是硬性的安排去学,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重视激发和培养,以学生的兴趣点来构建教学内容和形式,保证其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中,教师在知识呈现上就以多媒体做形象化的描述,将减法借位的概念做生动的演示,使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退位减法的计算理论,简化学习难度,而在呈现的内容上再做一些动画人物或者动物,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能够得到激发,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分析。这种感官上的激发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保证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学习能力为方向开展递进教学
        数学知识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学生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做出递进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并在知识的获取中能够对学习方法的建立起到促进,让教学与学习得到有机的结合。例如,在《面积》的课堂教学中,直接阐述面积的概念下学生虽然可以记住公式,但是没有深刻的理解,在解题和计算中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需要先通过数字与图形的关系来表述出面积的数学意义,使学生获得有效的理解,并能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针对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去做图形绘制,让面积的理解变成思想结构,最后再带动学生做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在这样的递进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具体的引导,保证了知识理解的效果,并有能力上的提升。
(三)以学习思维为理论加强学习设计
        以学定教的设计上需要把握学生思维结构的特点,让教学可以培养数学思维,确保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以学习思维为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上,教师要把握知识中的思维体现[3]。比如在《小数乘法》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将创新思维和建模思维融入其中,多让学生去做思考和实践,以此来提高知识应用的学习效果,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建立多元解题思考的良好习惯。
结论:总而言之,课堂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以学定教的开展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成为主体,而知识的呈现、教学的引导、思维的培养都能的得到有效的落实,这样学生会做主动的教学参与,能够建立数学思想方法,有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针对于实际教学中策略实施的问题,不仅需要在策略上做出改革,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下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握以学定教的具体落实模式,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知识获取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莲花.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62-63.
[2]张贵永.浅析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0(16):81-82.
[3]王存军.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