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沟通能力,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徐艳
[导读] 小学班主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承担班级管理时
        【摘  要】  小学班主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承担班级管理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班级的方式多种多样,日常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与学生的交流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本人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前辈同事的经验,谈一谈如何通过语言沟通来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能力,让艺术融入到语言沟通中去,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管理  沟通  策略
一、现状和意义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以素质教育为口号的背景下,也逐步的发展起来,同时,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程度也有所提前。而原先老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戒尺出高徒”的一套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和形势了,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注重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尤其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观与价值观刚刚萌芽的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巧妙地运用沟通技巧,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如此,才能够奠定教师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良好基础。
        目前的班级管理存在多方关系,其中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社会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关注度也不断的加深,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过硬的“外交能力”,能更有效得管理班级。
二、班主任管理中语言沟通的实施路线
1.初步建立,树立形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刚进教师队伍,还是多年的老教师,都有可能面对一批又一批的新学生,接手一个又一个新班级,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轻不轻松,在接手班级之初,班主任给学生树立的形象和建立的规矩是很重要的。
        刚刚建立之初,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距离和陌生感班,此时主任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保持一颗坦诚和真挚的心灵,且优化之前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打开学生心理上的大门,降低学生的防备程度,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注重跟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跟学生开展心灵上、情感上的互动沟通。同样的,在学生面前展现出的形象,必须高大巍峨,但是有不失温文尔雅。如此一来,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能够初步接受班主任。
2.家校合作,强化联系
班主任管理的难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老传统观念上,班主任只要负
责好学生的整体学习任务即可,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合当下形势的发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在校时候的生活状态,心理发展,生命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与家庭建立相关联系,为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相关的小学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充分的,及时的交流平台,目前,联络方式也有多种可供选择,比如钉钉、QQ、微信等,建立平台后,班主任要引导并且提倡学生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教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进行反馈,家长也须将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向教师进行互通,这样双方之间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好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有助于小学班主任为学生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管理体制。


        当然,除了建立交流平台,班主任还可以和家长进行最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面谈,小学阶段一般放学时间都有家长接送,班主任可以在放学时间和家长进行短暂的交流,这样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麻烦,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3.有效沟通,巩固成果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中高段小学生,已经逐渐进入青春期,性格上有部分也逐渐开始出现叛逆行为,思想上也产生了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个时候,班主任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提高,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对,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很容易形成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不利于有效管理。那么,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制度。如何调整,靠的不是一时的想法或者别地的套路手段,而是之前和学生建立起来的关系,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查班级内学生所需所想,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对班级内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删减或者添加。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相信学生,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让学生在班级内实行可控范围自治,让班级管理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师生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通畅,关系更加密切。
三、班主任语言沟通中的辅助要求
1.相互尊重,公平公正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
学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在班干部任免,座位安排,课堂提问,课后能力提升方面如果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那么,会直接导致班主任在学生心中形象的崩塌,不利于班主任在班里有效的开展工作,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心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得实施班级制度。
2.批评无言,懂得幽默
所谓批评无言,不是说批评的时候不说话,而是在批评学生犯错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
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犯错的学生。批评学生,也是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班主任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惩戒式的思想灌输,在某些时候,宽容的批评学生,其带来的推动力甚至远远超过惩罚带来的效果。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一个善意的微笑大于一个生硬的吼叫。当然,沟通不能只是倾听或者微笑就能解决的,该有的语言还是需要的,在这个语言交流过程中,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能够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和良好的沟通环境,让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加深,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便于更多的沟通交流。
3.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有独立思维的个体,每个小学生都会或多或少
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当然这些基本上都不属于心理疾病,而是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现象,而且每个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化的原因,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那么老师在和学生单独沟通的时候,就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根据他的特点,找到一种适合他的沟通方式和手段语气沟通。当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除了能大范围高效率掌握班级学生问题,以便更好的找到沟通方式,还能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增加班级团结度;还可以通过私信让学生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老师,与老师主动交流等等。
四.总结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充分运用沟通技巧,能够更有效的到达班级管理的目的,让语言
艺术融入到沟通技巧中去,让沟通也变得更加的艺术,以此来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确保班级管理能够实效,同时,运用的恰到好处,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对他们的未来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鲁林霞.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学周刊教育管理.2019
[2]仲群. 浅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杂志.2019
[3]庄瑞莲. 浅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
[4]李燕珍. 探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