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好英语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学生的自信”为依托,通过在日常教学课堂上的环节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兴趣,让农村的孩子能在课堂上轻松并且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
一、影响农村英语兴趣的因素
1.主观因素
农村普遍教育观念落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交于学校老师, 英语作为一门新型语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语境不甚了解,学习起来自然困难,这样就产生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观念的现象。甚至厌恶学习英语。同时,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存在差异。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学习努力的程度,以及学生认识的特点、性格类型、学习风格、情感因素和年龄因素等,也是后进生产生的一大成因。
2.客观因素
2.1英语学习条件
大部分家长积极支持孩子的教育,监督孩子的学习,但一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部分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不重视。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2英语学习氛围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后进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没有按低标准去要求他们,教师更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
2.3英语教师素质
在农村中,师资分配不均衡。部分年轻教师不愿意在乡村偏远的地方任教。特别是教学点,学校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尤其重要。想要教好小学英语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任教也是困难重重。课堂缺乏生动性,学生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3.心理因素
3.1心理胆怯
小学生由于先天具有胆怯的心理。他们若碰到同学或老师的冷遇甚至讽刺、挖苦、斥责,就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在智力上存在问题,从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
3.2缺乏自信
小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愿开口,不善于交往,性格的缺陷使他们害怕用英语与他人交往。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既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生怕答错了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招来同学的讥笑和老师的批评,更缺乏与他人合作精神。
3.3意志薄弱
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总是希望逃避困难,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立志要学好英语,但短时间的发奋之后,发现学习没有太大的进步,便垂头丧气,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1.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英语意识
随着中国日益繁荣昌盛,把祖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英语也是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
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想要脱离原生态家庭,改变自己的命运,学好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学生明白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后,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以引导,多给予鼓励,树立孩子的信心。当孩子转变了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英语的教学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教学魅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
2.1创造课堂集体学习的安全感。
对这些农村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刚刚起步,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赞赏。学生在恐惧的情绪下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为解除学生困惑、紧张和害怕出错等不利学习的消极心理因素,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使学生有学习安全感。例如,对于发音较难的单词或句子我会通过集体跟读、小组跟读、个别跟读、男生女生比赛读等形式,让学困生有多次机会自我改正。避免了学生的紧张和不安。
2.2介绍一些英美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英、美名人的故事,特别是文化差异。这样做,能使孩子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2.3学与玩相结合,课堂里引入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农村英语的教学中,孩子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的时间尤其重要,想要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那么游戏就是抓住孩子视野的一大法宝。比如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单调。在教学英语单词中,我们可以采取“大小声”“There is a abloom” “From low to high” “石头剪刀布”等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学英语句子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关注后进生,加强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道义,2004)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督促他们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教师要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后进生之所以会后进,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学习技能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其学习成绩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结语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区域性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才能充分地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中小学英语文选》第8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