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学与京版教材融合的反思性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肖晨阳
[导读] 本文以一节英语绘本公开课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反思案例实现绘本阅读教学与国家教材的融合
        摘要:本文以一节英语绘本公开课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反思案例实现绘本阅读教学与国家教材的融合,提高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英语绘本;磨课;反思
一、引言
        反思性教学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在专家和备课团队的指导下,我进行了英语绘本课<What do people do all day>的展示。本文通过分析三次磨课案例,结合指导教师的点评,在磨课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二、案例描述
2.1 教材分析
        北京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的主题是职业,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选自<What do people do all day > (Richard Scarry)中的前三页, 作为国家教材新授单元之前的开篇。虽然只有三页,但是信息量很大,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故事中没有复杂的句式,虽然有些生词,如: beauty parlor, real estate office等,但是由于有图片作为支撑,学习难度不是很大。作为开篇导入的绘本,侧重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2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学生们使用的教材为北京版小学英语,主要以会话形式学习语言。学生已经在过去的四年英语学习中接触过有关职业的话题,对于职业类词汇,如:teacher, writer, scientist, dentist, nurse等,以及询问某人职业的功能句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What does he do? Will you be a/an… in the future?等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是我校五年级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以学校的英语课为主要英语学习途径,没有课外阅读的经历,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又考虑到上述教材分析的实情,本次案例研究的主题确定为“绘本的开篇导入”,通过绘本的导入,激活学生已有语言知识储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2.3 试讲课
2.3.1 第一次试讲:结合教材与学情,调整教学目标
        第一次试讲后,备课团队指出,教学目标应表述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专家认为我的目标表述过于宽泛,如果不能准确、清晰地陈述目标,就不可能找到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步骤实现这些目标。结合指导老师们的意见,我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3.2 第二次试讲:建构教学支架,突出重、难点。
        然而,第二次的教学实践也受到了团队成员的质疑。(1)本节课的重点是语言学习,还是理解故事? (2)图片中出现的所有职业都要讲吗?备课团队认为绘本学习既要理解故事大意,也要兼顾到单词、句子,于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精选了与我们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的职业单词,并把… work hard so that…定为本课的难点,也就是jobs分支中的purpose. 通过朗读长句子、多情境理解和联系自己生活,解决了难点。
2.3.3 第三次试讲:关注细节,联系生活。
        职业这个话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感兴趣。但这本绘本通过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小镇,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去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如:谈及文中的孩子们都是helper workers 时,请学生说出自己是否也是helper;为了帮助学生理解real estate office的含义,在教师出示链家图片后,请学生说出其它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快递员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有网上购物,收快递的经历,通过补充视频:快递小哥的一日工作,请他们谈一谈快递员的工作。
三、案例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的教学 ,“是要求把‘学生学会学习’与要求‘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的教学。 ”因为 “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得利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为学生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 (熊川武 , 1999 : 123)。三轮磨课促使我从多个角度反思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将国家教材与绘本进行有效的结合。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磨课,我逐步认识到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本节课是作为国家教材新授单元前的导入,因此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建立绘本与生活情境的联系。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而恰当地运用又可以变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给他们打开另一种生活体验的大门。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文本与生活情境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不断感悟语言,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磨课,我逐步体会到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绘本教学中,与国家教材中的传统英语会话不同,绘本留白较多,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绘本故事中的大量特有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观察、预测、联想等思考策略,品读文字,深挖文本,促进他们真实而积极的表达,发展思维品质。
四、结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通过绘本的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本次的备课、试讲、团队点评和再修改等环节强化了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课堂,而是一个全新、有趣的世界时,教师则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王蔷《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
[3]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9.
[4]王蔷,高翔.反思性教学: 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J ]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肖晨阳(1987-01-12),女,汉族,籍贯:北京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