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幼教模式的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薄金鑫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新技术不断涌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方法突飞猛进。“大数据”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和工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显然,当前的幼儿教育已经不能无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数据化精细管理,同时也在教学措施和方法中进行“数据化思维”的渗透。本文将从幼儿教学过程、教师评价模式、家校合作促进等方面阐述大数据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幼教模式;创新探索
        引言
        人类已处于信息时代,需要全社会的创新与创造。教师需认清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幼教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学制的第一阶段”,对于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
        1大数据背景下幼教概述
        我们将幼教信息化定义为在幼教领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升效率的过程,包括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和家园互动。幼教信息化既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政策方向,也是幼儿园日常管理、教学中的刚性需求。幼教信息化从产品服务的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点。①学习内容数字化:从单一的纯课本教学拓展延伸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内容承载方式,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起来,老师课程准备、学习效果检验环节更加高效。②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多媒体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许多媒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具有动感和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目前,AR和VR技术也开始应用到幼教中,课堂教学将更加生动活泼。③园所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园长和老师抛弃了传统繁琐的学籍管理、收费管理、办公管理、考勤管理等事务,全面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效率。④学生监督智能化:利用监控设备,老师、园区和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幼儿状况,提高了幼儿的安全度。
        2大数据背景下幼教模式的创新探索
        2.1大数据在幼儿教学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
        幼儿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学过程性评价基于建立幼儿行为分析的模式,收集幼儿行为的表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进而搭建起“幼儿行为表现库”,并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幼儿教育的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幼儿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也要“升级”。例如在幼儿的体能体育教学当中,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一线幼儿园。在过去没有大数据方法和手段的时期,幼儿体育课的教学成果只能通过教师的实际观察感受得出,幼儿的反馈信息往往不能得到全面的记录,横向对比困难;同时,体能信息的记录也往往只能通过纸面化和无网络化的手段进行简单记录,长期时间轴上的纵向对比也不现实。因此,幼儿的体育体能信息往往只有较为粗糙的感性印象,缺乏精确的数据对比和分析。而在大数据方法参与到幼儿园教学之后,幼儿的体育体能记录首先得以应用这一技术,每一位幼儿的各项指标、反馈信息都能够得到精细、准确的记录,大数据的平台也使得这些记录能够方便地进行对比、分析,让教学环节更加科学,教学质量获得显著的提高。另一个案例则是著名的福禄贝尔提出的一套经典的传统教学手段,即一些相互隔离的密闭空间,规模不大且每一区间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属性,教师记录每一个区间内幼儿的行为。例如,通过设计“超市”“厨房”“游乐场”等活动场景,让不同的幼儿在其中活动,教师观察并且记录幼儿使用其中不同物品的频次,从而判断每个幼儿的敏感物和敏感区域,以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划。在大数据广泛应用之前,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只能局限于班级规模很小的幼儿教学当中,一旦幼儿人数稍多,教师便无暇顾及,数据的记录和收集就会出现偏差,使得这一教学方法失效。

而在大数据的平台上,捕捉幼儿活动行为、分析不同幼儿的敏感数据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更多的幼儿能够被惠及、得到关注,教师的负担也能得以减轻,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中去。
        2.2基于大数据的数据统计、智能推荐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如果从处理流程来对其进行分析的话,数据接入、分数据源、存储计算、数据清洗、数据服务以及数据消费等多个环节,不管是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较为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高实用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服务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在大数据的数据统计、智能推荐技术之下,幼教信息化平台之中的整个数据信息都会被相关监控系统进行监视,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情况就会自动出现预警以及告警等提示。
        2.3园长端及园所管理Web平台
        提供园务管理、园所用户管理、园内统计等功能,以手机客户端和Web端方式呈现,方便园长进行相应操作。①园内统计:支持对幼儿出勤、教师活跃度、家长活跃度、行为记录、沟通记录等功能的数据进行统计、查看和报表导出。园方可按日、周、月或自定义时间段自动生成统计报表。②审核管理:帮助园所管理者对不同角色操作人员上传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把控,控制舆情,提升发布内容的质量。③园区数据处理:对园所内教职工及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增加、删除和编辑操作。④班级相册:同步教师端及家长端班级圈内精彩瞬间中发布的照片。教师发布的照片以时间轴的形态呈现,家长发布的照片保存在以幼儿名字命名的相册中。
        2.4大数据背景下“家—生—园”一体化的幼儿学习活动空间构建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仅仅是幼儿教育当中的一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殊性,家庭教育和园区教育有着共同的重要性,任何一方都无法独力完成这一任务。从目前来看,家校合作已经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有了许多革新,沟通渠道从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方式,逐步变成网络化的QQ、微信群等更加具有时效性的便捷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其缺陷,即信息的流动往往是单向的,从教师传递给家长,双方的互动十分有限。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维度将被进一步拓宽。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展开教育活动,记录和反馈幼儿的状态,并且通过大数据的平台反馈给教室和幼儿园;幼儿园通过大数据平台,则能够将幼儿园一天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真实地反馈给家长。幼儿自身则在这个空间中处于主体地位,其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能够被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从而让教师和家长制订出更加合理的教育和发展目标。
        结语
        幼教信息化发展是国家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在线教育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在线幼儿平台教育的也得以快速发展,幼儿在线教育所产生的全息大数据能够被系统采集,幼儿学习得以实时记录,这些都为幼儿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宝贵的数据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幼教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幼教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投入运行后,大数据幼教平台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幼儿的个性化教育,借助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幼儿教育从群体教育的方式转向个体教育的转变。以信息化作为一种技术因素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素养的提升,促进当前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陶丰满,习艳.增值评价:大数据精细助力幼儿科学发展[J].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5(9):48-49.
        [2]曹蕊菲.基于大数据整合的智慧幼儿园建设[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10):21-24.
        [3]杨燕.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幼儿园管理[J],都市家教月刊,2016(5):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