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在高职院校中,学风建设尤其重要,如何做好学风建设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同时学校还要从自身找原因,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从而为我国发展提供可用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相关的心理特点提出学校教育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措施
前言
大学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完整人格和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当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变化、人际交往、社会环境等因素。学生心理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这些心理特点会影响学生学习心态和个人三观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首先改变老师的教学心态,努力打造好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引导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质量[1]。
1、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1.1缺乏学习自制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基础比较薄弱且学习自制力不足。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并且还有个别的学生有抵触的心理。在学习上面学生的自制力比较低,课堂教学听课率低,出现不服管教,冲撞老师的现象。对于后续拓展学习,学生参与率极低,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且高职院校的科目比较多,在理工科专业当中其专业的知识比较难,造成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并且大学当中文科生和理科生交杂,专业学习知识不符合自己学习兴趣,就会造成厌学心理。同时还容易出现作业抄袭、拒交作业的现象,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严重的影响。
1.2过于自我
大学中的班级和高中班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教学当中学生没有固定的位置和教室,学生的交流就仅限于一堂课座位周边的人。在大学当中班上的学生分散,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所以不能培养一定的感情,导致在集体合作方面缺乏配合的心理。因为群体中的每个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合作探讨上面,在进行问题抉择的时候会选择遵循自己的意愿,不愿意为了集体而改变,集体意识比较淡薄。在教学当中进行小组合作,每个人学习情况质量参差不齐,一般而言都是推举学习比较优异的一个人进行作业解决。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集体活动当中大多数学生产生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人际交往,缺少配合意识,从而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还影响他人的进步[2]。
1.3对学习的认知不足
高职学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且学习兴趣低迷、学习钻研精神低、学习认知度不够。在教学当中许多学生将学习当中考试完成的一个条件,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上课集中不了注意力出现玩手机、聊天、看小说的情况,老师不加以管制反而任其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越发不乐观。学分制的推行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改观,从获取知识到学分获取,导致学生学习重视度下降。并且在高职院校当中普遍存在考试作弊、开卷考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单单是学生不重视,学校和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在教学当中学校没有建立严格的学习管理制度,老师没有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思想,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出现认知偏差。
2、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建议措施
2.1以学生为教育核心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老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有所转变。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面,电子设备的运用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接触到外界的新消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改变,他们身上具有时代的特点,其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高职院校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要发生变化[3]。以笔者所在高师学校为例,首先在思想上,老师要知道学生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体之间都会存在差异性,加上学生基础薄弱,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质量也会不同。在现下的教学当中,高职老师进行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要导向来安排教学的内容,不要因为教学而教学,只将教学当做一份简单的工作应付了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老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情感和基础,在学生的基本情况之上去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心理。
2.2加强老师的指导作用
在大学里面老师带的班级比较多,所接触的学生各式各样,这就导致老师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部就班的进行内容讲解,这对于一些“掉队”之后又想学习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加上在高职院校当中很少会出现学生私下向老师请教学习问题的现象,这就造成一种虚假学习的现状,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老师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让相关学习干部进行班级情况调查,进行学生情况调研,要积极的组织班级一部分喜欢逃课、厌学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课堂上树立威严的教师形象,在课堂下能够认真的和学生探讨,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老师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学不代表放养学习,老师还应该多加对自己课堂上的学生加以管束,保证课堂上的内容学生能够充分吸收。
2.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专业兴趣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缺乏集体意识,没有长时间的交流和接触,学生之间充满陌生感。所以班级辅导员和班级干部需要组织学习进行团体活动。在教学当中,一般两个固定的班级是一起上课的,所以老师可以采取班级竞技的方式方法,通过两个班级之间的PK进行教学内容比拼,或者是将两个班级人员进行小组学习,再进行比拼,同时还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发言表现的机会,以防出现个人挑梁的现象,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在专业教学当中,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是要学生看到并且认为自己通过学习也能做到,所以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要将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还有专业性三者相结合,让学生能对专业产生兴趣并投身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4注重学生素质发展
在教学当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所以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学生的基础上面进行教学,倾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并改正自身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当中除了学生成绩的发展,还有学生素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加强素质培养,景象素质培养宣传教育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老师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改变消极的学习心态,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和学校都要引起重视,要积极的建设一个良好的学风并加强老师的指导作用,针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心境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岩.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1):67-72.
[2]郭婷,夏瑜.对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8):282-283.
[3]李凯.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倾向分析及教育教学策略[J].高教学刊,2016(08):234-235.
[4]于骞敏.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