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黄菲
[导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单元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单元,但是它分布在各个知识点中,而且每个学段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另外,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而解答应用题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要求他们对题目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鉴于此,本文对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现状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学习、成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组织教学。笔者相信通过上述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措施,能使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和教师应用题教学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1 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应用题之所以是学习难点,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缺少认知,找不到二者的结合点,因此,即便学生找出了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但由于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头绪.实际上,解答数学应用题,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抽丝剥茧、上下联系,形成完整的解题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而促进他们解题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解答复杂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作为过渡.如让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学校用760元买了4个篮球,用880元买了4个足球,请问一个足球比一个篮球贵多少钱?教师可以设计两个简单的应用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1)学校买了4个篮球,花去760元,一个篮球多少钱?(2)学校买4个足球花了880元,那么一个足球多少钱?利用两个简单应用题来使学生掌握各个数量关系,能帮助学生找出中间问题,形成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思路,进而使学生掌握了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2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从小学数学整体题目来讲,应用题的解答难度远远大于其他题目的解答,但是我们一定要能够清楚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也就是说,所有的题都是来源于教材当中最基础的知识。而在小学数学课本当中的应用题解答,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增加一些教学内容,但是解题的基本步骤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能够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只教学生从应用题当中寻找答案。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比较深奥,而所涉及的知识面和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能够从最基本的知识内容来组织教学。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才能使解题效率得到保证。
3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
        无论是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上,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兴趣既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源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并对解答应用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与家长相携手,强化数学走进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但在另一方面要跟家长相携手,巩固学生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使用。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在学习上多少会受家长生活教育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之间做好沟通,帮助学生更好的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家长要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养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测量》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布置一道习题,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5 分数、百分数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从数量关系着手分析,紧抓基本题,谁是相比数,谁是标准数(单位“1”的量),相比数÷标准数=分率。此外,要抓住关键词语判断谁是标准数(单位“1”的量),一般来说:“是”“比”“相当于”“占”字这些词语后面的量都是单位“1”的量。如:学习计划用电500度,实际用电400度,实际用电是计划用电的几分之几?计划用电数是标准数,即单位“1”的量;列式为:400÷500=4/5。又如:5比3多几分之几?这里“是”字后面的量,即单位“1”的量是3,是“比”字后面的量,比单位“1”多的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列式为:(5-3)÷3=2/3或5÷3-1=2/3。再如:3比5少几分之几?这里“比”字后面的量是5,5是单位“1”的量,列式为:(5-3)÷5=2/5;1-3÷5=2/5.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审题后,首先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除法或方程解答,从而确定了解题方向,这又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有所不同,一定要抓住问句不放,所求量对应的分率的量,同时判断是比单位“1”的量多还是少,从而确定分率是“1+()/()”还是“1-()()”/。
6 教给学生审题技巧
        应用题基本上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学生通过审题弄清了已知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解答问题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就找到了.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而且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有时候应用题中的字都认不准,所以,审题出错是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应用题题型并不难,为了避免学生在审题时出错,进而导致接下来的运算思维出现偏差,答案错误,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他们掌握审题技巧.一是让学生掌握审题步骤.第一遍是初读题目,了解问题是什么;第二遍是细读,即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已知和未知条件,如果某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确定找出或满足位置条件的方法.二是借助示意图来理解题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经常出现体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题意.比如,某应用题为:花店里有5束黄玫瑰,红玫瑰的数量是黄玫瑰的3倍,请问花店一共有多少玫瑰花?这道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不是很明了,但通过示意图可清楚地知道红玫瑰的数量,这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结束语
        虽然有许多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记忆相关的概念和公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题解答过程当中还会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而这也是阻碍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应用题解题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浩军.如何提高小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名师在线,2019(16):53-54.
[2]林世香.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50.
[3]印家龙.小学数学应用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02-304.
[4]谈升学.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10-11.
[5]陈生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