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课堂教学中各要素多维推进配合,使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发展真正地起到支撑与服务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了信息技术,促使课堂结构、课堂参与要素间的转变,调动生本主体的实践活动,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态化教学,让课堂立体、多元与充实。同时,也促进教师与时俱进,与时俱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语文课堂。为此,笔者做了以下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深度融合、交互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磨合深化的过程。从辅助、整合、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在理念上进行革命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引导学生深入课堂的新方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指将技术手段、课堂参与者、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要素配合推进、整体协作、无痕对接,让师生在信息技术的环境里,直观地、多元地接受和处理纷繁的信息,在课前、课中、课下都能在信息技术的氛围里快速地、丰富地获取更多的语文讯息与知识,有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参与,语文课堂增添了开放性、多元性、趣味性,也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如何深度融合,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融合
(一)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成熟是二者深度融合的前提。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活动比较单一,教与学的方式单一,仅仅通过教育教学的参与者来完成课堂任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笔记。结果呢?学生参与度不够,互动不足,生成不深,课堂沉闷、低效。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5g网络的应用,通过各种视频、图片、声音等信息媒介手段,“视+”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课程的融合,师生在充分理解课程的前提下,娴熟地运用便捷的技术,为学生走进课堂,获取知识,激趣造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困惑疑难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互动的课堂模式快速得以解决。
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于学生,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大数据分析比对,生成更多的问题与发现,培养学生的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同时让课堂更加开放有趣,教师也更加轻松高效。
(二)课内、课外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课堂教学的时空更加淼远,让语文的天地更加广阔。在课内,学生可以用自己固有的语文水平、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来解读文本,同时,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视界得以拓展,可以看到更多的知识与领域,通过二者的深度融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视野开阔了,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也更加透彻。语文学习不只是语文课的学习,还有更多相关的未知领域。笔者在执教《过秦论》时,师生立足于课内,把秦国怎样崛起、发展、鼎盛、灭亡的过程总结分析,还通过vr视频画面再现历史,把语文课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文的文言课程的知识内容,而且通过VR技术再现当时的历史故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得课内课外知识,语文学科和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都得以充分的融合,这样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也拓展了语文的外延。
二.处理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融合
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中得以融合,高效服务课堂。
(一)课前,前置学习,以学定教
课前,可以利用“省教育资源平台”或者UMU软件推送的《导学案》与微课,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借助这一前置性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先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教学《氓》时,就是通过“省教育资源平台”推送一则微课,其中包括《诗经》的文化常识、赋比兴的手法介绍以及重要文言词语,学生通过微课来学习,明确本课学习的重难点,通过自主学习,明确本课学习的难点——赋比兴的手法,学生将这一难点推送反馈给老师,通过这样的前置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时就有了明确的学情,根据学生的需缺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二)课中,探究互动,交互学习
课堂上,教师通过移动拍照展示、手机电脑同步、电子白板的圈划批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已掌握知识点与存在的共性问题展示出来,进行学情分析。一目了然,直观易懂。笔者在上《氓》这首诗歌的时候,对于卫女的形象的分析,结合古今三位学者的看法进行探究讨论: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卫女是个淫妇,现代中国古典文学家余冠英认为卫女是个弃妇,当代学者鲍鹏山认为她是一个完美女性,这个开放的话题,学生兴趣很高,老师针对这个话题,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之后,用hiteach 的反馈器,将班级同学的看法形成三组不同的认识,形成直观的柱状图,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选择,在通过hiteach 的挑人功能挑人,不同见解的学生根据该学者的立场和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对卫女形象的解读,对卫女形象产生认识和分析,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辩论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二次选择修正,通过两次比较、数据分析与柱状图的展示,就可以看到哪些学生立场观点的变化。
(三)课后,资源分享,夯实拓展
课后,针对学生掌握不太到位的知识点或薄弱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教育资源平台”进行及时的云端补救,将课上用的教学课件、微课、课堂作业、电子白板、数据文件上传至云端,供学生课后自主选择性的观看与复习。笔者执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将几篇赏析文推送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联系当今时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圣人2000多年前为我们描绘了大同世界,现在的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结合“沂水春风图”,让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把自己的看法发表在班级空间上,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评价、跟帖,激发更多的同学探究与反思。总之有了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语文课堂变得高效便捷,学生的参与互动性都得到了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要凸显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底味、本味、本位。因此,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避免几种错误的认识:其一:有些人会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会泛化语文本味,把语文课上成信息技术味或者其他学科味。其二:还有些人认为在一些公开课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个形式主义、走个过场,为形式而形式,博取观课者的眼球,弄个花哨点,影响、打乱课堂进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语文色彩,造成主体错位和目标错乱的现象。
笔者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针对曾皙构建的理想社会图景“沂水春风图”,教师设置了三次朗读,利用智慧教室的功能,让学生探究讨论的理想图景,描绘了沂水春风的画面,感受与民同乐、安宁有序、和乐自主的大同世界,在虚拟情境中感受大同世界。整个课堂过程体现“自主诵读--感悟探究--合作交流--思维情境”的过程,整个课堂讨论激烈、生成有效、互动精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想象构建美好的生活图景,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凸显语文味。这样的融合课才有互动、才有生成,教与学的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当然,在实施二者深度融合的过程,可能会存在一些主客观的原因:一些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不熟,一些地区技术设备不够……这些将导致融合效果不够理想,不够到位,但我相信二者的深度融合一定是时代的要求和趋势,一定是传统课堂教学革命的趋势,而且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未来课堂的信息化将会带动整个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锐利.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2).
[2]张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6,(41).
[3]陈娥.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9(03):82-83.
(地址: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岚城校区), 邮编:3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