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9期   作者:龙克锦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倾向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其他能力培养略有不足。新课改提出以来,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这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小学语文   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引言:

农村小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支持,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存在着较多的客观因素影响,因此教学实效难以有效提高,新课改提出以来,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当前农村地区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剖析。

        一、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习环境的缺失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实践能力,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实用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由于当前农村地区受地缘因素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缺少语文学习的环境,也没有语文交流的场所和氛围,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语文书面作业。而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学生在课后大多会聚集在一起玩耍,没有交流语文学习的意识,由于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二)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多为隔代监护人,其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辅导。并且大多数学生家长忙于务农,也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加之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更难以有效掌握语文知识。此外,一些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长期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依赖,失去独立自主思考学习的能力,这样的问题使得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二、针对当前农村地区语文教学现状的策略

总体上来说,农村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地缘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性的不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创新,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体验,以弥补在教学资源和地缘条件唱的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双向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并且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了弥补农村地区的学习环境缺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导,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中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此经验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爬天都峰》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体会“我”是如何在在老爷爷的鼓励下爬上天都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这种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体验,农村地区的孩子大多有爬山的经历,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爬山时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情感,利用这样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和特点,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并且在生活情境中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出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更好的激发自身的思维,培养出语文学习的关键品质。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通过实践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农村地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师搭建实践平台中,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小学语文课程《落花生》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的“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条件的允许下带领学生进入农村的大自然中,在广阔天地中考察落花生的生长,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中的知识,也在运用作者的方法感受情感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能力,通过这样利用农村优势资源的实践方式,也能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结语:

新课改的提出为农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当前农村地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农村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促进情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东.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24.
[2]周光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6(05):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