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态分组策略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这种教学策略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在动态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这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非常有帮助。但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能否借助动态分组教学策略,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仍然是一大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动态分组;教学策略
分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不同的小组分派学生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而动态分组教学策略,则是在分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于以往的分组教学策略,动态分组策略更加灵活多变,更加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也更加能够促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语文学科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动态分组策略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动态分组策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态分组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最近发展区,如此能够使得后续教学更具针对性。二是,在动态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拥有了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这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利;三是,在互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如此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与此同时,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从教师层面而言,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可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动态分组策略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动态分组教学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概括而言,初中语文动态分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兴趣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课外学习小组时,则通常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素。二是,性格因素。不同的学生,在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确保分组的合理性,同时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尽可能将个性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小组。三是,能力因素。不同的学生,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二)确定动态分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将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分组之后,就需要给每一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使得动态分组教学目标得以明确。而在既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迅速找准学习方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很有利。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将学生划分为A、B、C组之后,就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如,可以要求A组学生寻找出文中能够概括济南冬天气候特征的词语;要求B组的学生分别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要求C组的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水”的特点。借助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每一位小组的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改进动态分组教学方法
要想确保动态分组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进。通常情况下,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讨论、合作互动、小组比赛等多种方法,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基于分组教学原则,组织各个小组展开一场辩论赛,即: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然后引导他们围绕“开卷有益”这一主题展开辩论。借助这种方式,一方面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借助这类分组辩论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发展。
(四)巩固动态分组教学成果
在完成了某阶段的分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每一个小组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在讲解完《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组内展开交流和讨论,共同归纳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且制作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以此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分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巩固,以此提升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之,动态分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在授课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动态分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应用,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谈初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18-119.
[1]陈勇.如何发挥分组教学优势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75.
[1]温馨.让作业“有效”起来——六步分组教学模式下如何编写初中语文有效作业[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