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与能力。初中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科与创新意识之间的联系,采用多种方式发挥数学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文章也将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研究,探析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培养杜策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把握这一黄金阶段,利用数学符号、数学运算、数学概念,将学生引入思考、想象、推理、创造的世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实现创新意识的发展,在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同时,深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数学导入环节,点燃创新思维花火,吸引兴趣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前提保证,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学习兴趣,从而埋下创新意识发展的种子。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做好有效导入工作,在导入阶段力求趣味、新颖、多样,要埋下伏笔、牵引学生思绪,这样才能够引出后续的数学知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花火。
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活实物。如中国剪纸、蝴蝶标本、脸谱、面具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特点,鼓励学生们积极交流。这样的直接图画导入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点燃了创新思维的花火,能够让学生立刻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二、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有效提问有效训练,引发创新
数学课堂并不是单一的“讲解式”教学课堂。教师要想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就必须设计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训练,进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探究中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
1.利用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创新思考
提问是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提升的重要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建
构数学知识架构,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迅速整合知识。学生整合知识的过程便是知识创新组合的过程,问题的回答、数学知识的表达也是学生创新思考的表现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绪,引发学生基于数学问题进行创新思考。
如就题目“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悬疑思考性的问题,开门见山的进行提问“通学生们生活经常见到三角形吗?谁能说说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那么为什么这些物品是三角形呢?这是偶然现象还是背后蕴藏的一定的数学原理呢?”。
问题的层层推进引出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在强烈的探究心理驱使下学生投入了数学学习。
2.利用数学训练,引导学生有效提升
有效的数学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这里所说的训练更多的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能够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实现思维启发,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教师可以开展“一题多解”数学训练活动,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训
练与提升。教师应当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题目,如“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两个数是?”让学生进行解答。生1会选择“设小的奇数为x的方式进行求解”;生2则会选择“设大的奇数为x的方式求解”;生3会选择“设x为任意整数进行求解”;生4会选择“设两个连续奇数为x-1、x+1进行求解”。学生们的出发点不同,恰恰是学生思维创新发展的表现。印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这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举措。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实践应用
数学与生活之间乍一看毫无联系,但自己剖析。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的影子,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上也将应用于生活中。且“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创新应用的途径,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初中学生很多都缺乏实践意识,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脱离实际,更贴合书本教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且鼓励学生们在生活实践问题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能够给学生创新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商场中经常看到的“抽奖活动”来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抽奖游戏,游戏形式自己确定、游戏规则自己确定,但要求联系“概率”这一知识。这样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十分感兴趣,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巧妙激发,在设计数学题目、应用数学知识中达到了有效学习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必须有效利用数学教学的多个环节。要把握数学学科思、学、探、创的特点,让学生在数学世界遨游的同时品味数学的奇妙,实现创新学习、创新应用、创新发展,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范志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9(12):65-66.
[2]陈亦平.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5(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