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方法浅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9期   作者:戚秀云
[导读]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伴随学生小学甚至中学学习生涯的始末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伴随学生小学甚至中学学习生涯的始末。虽然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零散地接触过语文教学知识,如拼音和简单的汉字等,但是正规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特别是中段的语文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角色表演,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等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建议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语文;教学方法
        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的目的之一。由于中段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对五六年级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谈谈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建议。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刻,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牢牢占据课堂教学的中学,学生处于边缘位置的现象,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勇敢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情况的存在。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应该增加师生互动,多鼓励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的想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中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勇敢大胆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快乐暑假》的视频,勾起学生对刚刚过去的暑假生活的记忆与怀念,接着教师问学生:同学们暑假里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又学会了哪些新技能?跟自己的同桌分享下吧,一会儿老师让学生站起来回答。在同桌之间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聆听学生暑假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教师走到李乐面前听到他在跟同桌王毅交流中得知,李乐暑假里去学习打篮球了,他现在的篮球水平提高了不少,王毅暑假里去溜冰了,还交了很多新朋友。教师走到张晓和张丽面前,只听到她们二人的对话:张晓暑假里学了一门乐器—古筝,现在她在古筝老师的指导下弹得越来越好了,而张丽都画画比较感兴趣,因此她在暑假里则去学习绘画了。教师接着又走到其他两位学生的旁边,听到他们在分享暑假里爬山的趣事……等学生分享完了以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字和学习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时,笔者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大体掌握课文内容后,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原则,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先独立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小组内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这位“带刺的朋友”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呢?2.作者用一句哈表达了自己对小刺猬偷枣本领的看法。找一找作者是怎么说的?3.结合课文内容和板书跟你的小伙伴们复述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学生在讨论和复述的过程教师要巡视检查,保证每组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又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件,课件的形式有图片和多媒体等。在上课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询图书和网络等途径搜集与西沙群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分享自己查询到的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在完成阅读教学的环节后,教师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纪录片,以影音的形式将学生头脑中西沙群岛的印象以动态化形式呈现出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三、组织角色表演,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和模仿,三四年级学生尚未摆脱儿童的天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合理选择故事行强、人物性格突出的阅读篇章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果。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能够将课文中静态化的文字描述的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中感知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人物性格,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悟人物和故事内容,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水平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通篇阅读并解决以下一些问题:1.老屋到底有多老?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3.老屋还会遇到其他需要救助的小动物吗?等等。完成教学任任务后教师看到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感到意味未尽。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老屋、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等众人,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朗读出小猫可怜的语气,老屋的热心肠的人。表演完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续写老屋的结局,并阐明理由。
四、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大量阅读课内外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语文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学好语文,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语文阅读的基础。实验表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喜欢阅读书籍,与其他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具有更多的词汇表达、素材的累积和情感体会,往往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篇目和书籍,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内外读物,提高学生阅读量。
        例如,在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时,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领悟诗人描绘的天门山的雄浑壮阔和江水的浩浩荡荡,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之外,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这首诗歌本身,而应该拓展延伸到诗人李白身上,向学生介绍诗人李白的诗歌特色、诗歌题材、创作思想等,例如李白的表达类似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诗歌作品《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带领学生熟读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李白诗歌创作的魅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教学《扁鹊治病》这则历史故事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增加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韩非子》中其他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和螳螂捕蝉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勾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鉴于原著的语言比较晦涩难懂,小学生阅读文言文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能力的白话文阅读书籍,降低学生阅读难度、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历来受到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对于中段的语文教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婉清.浅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11):123-125.
[2]张顺聪.漫谈小学中段阅读教学[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