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主要途径,其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关乎着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解读
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性和技巧性的灌输。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好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对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阅读教学长期“高耗低效”这一现状,教师就需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文本的具体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重构课堂结构,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相契合,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地更好达成与实现。
一、基于文本内容,设计灵活课堂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基于文本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对课堂导入进行灵活设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竺可桢的照片,并对学生说道:“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曾经利用上下班时间穿过北海公园,记录北海公园里动植物的各种变化,并整理成册,他将这些记录称为‘自然日记’,而且这一记就是23年。”随后,我出示了以下图片: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花,4月26日燕始见……基于此,我提问道:“竺可桢23年如一日地记录‘自然日记’是在做什么?”待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继续说道:“其实自然生物最自然最本能的变化,在竺可桢眼里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他想通过解读大自然的语言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如此便引出了课题《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教学内涵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更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共鸣,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低下。对此,教师不妨借助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以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教学内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感受,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先是让学生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同欣赏了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美趣进行直观感知。之后,在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我利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苏州园林中的景物,有长亭、回廊、假山、树木、花墙等,以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文本中冷冰冰的文字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增强了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自主解读文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既是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意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现教师引导者身份与学生主体者身份和谐统一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贴合文本内容巧妙设疑,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感悟的升华。
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究:1.“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你从中分别体会到了什么?3.在文章的第六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4.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在文章的第五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如此,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长期处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改革课堂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走之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
参考文献:
[1]李忠胜.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28):135-136.
[2]高本安.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7(1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