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一是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二是在常规教育与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三是重视游戏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策略
幼儿园品德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由于受到“知识本位”“智力开发”等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幼儿园都忽视了德育教育,由于缺乏教育创新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孩子们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不利于他们长远发展。本文从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大背景出发,探讨在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环境创设、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等提高幼儿德育教育质量。
一、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幼儿德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教育资源所起的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经验有限,他们是在与周围具体的环境进行充分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的。
为了调动幼儿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哪些人、事、物感兴趣,然后结合他们最熟悉的事物科学合理地创设与布置环境,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德育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德育教育氛围。如当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和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做到态度平和,注意礼貌用语地恰当使用,言行举止体现规范、文明,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身边的幼儿。此外,幼儿园要将德育教育的元素融入幼儿的物质生活环境中。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德育知识。如有的幼儿园在墙壁、走廊等环境中绘制了“德育”类的绘本图画,或者用卡通字体展示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在无形中发挥了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促进了幼儿对自己的言行及品德养成的关注。
二、在常规教育与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幼儿德育教育具有启蒙的性质,因此重点在于帮助孩子们对思想行为有个正确的认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不能只靠简单的说教方式,有的教师就尝试在常规教育与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对幼儿进行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幼儿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在常规教育与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元素,幼儿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从而把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常规教育与日常生活中去,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体验与感受到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主动和家长说再见,和教师问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礼仪教育;而在午餐、洗手、如厕等生活活动中,要引导他们遵守排队规则,知道插队是不好的习惯,从而增强了他们遵守秩序的意识;又如午餐时,让他们养成不偏食的习惯,知道农民伯伯种粮不容易,要爱惜粮食,增强他们的节约意识。在学习或游戏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爱护书籍、玩具的习惯,养成游戏结束把玩具摆放回原处的习惯,增强他们爱护公物的意识。
总之,在一日常规教育与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教育资源,抓住教育契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在自然而然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幼儿主动接受德育教育,而非教师进行强制。
三、重视游戏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幼儿德育教育中,因为孩子们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都有限,因此倘若直接使用生硬枯燥的“单向”传递式的方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新时期“游戏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教师也要在德育领域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调动幼儿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如为了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有的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在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渗透规则教育。有的教师设计的是“超市购物”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幼儿扮演顾客,购买商品时若钱不够,不能哭闹,哭闹就会被取消游戏的资格;如果扮演售货员,不能随意改变商品的价格,违反规则都将被“赶”出游戏。游戏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自由的教育氛围,因此他们乐于接受规则,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反复训练中,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遵守规则。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出现,社会各界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幼儿德育教育不是靠说教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根据新时期德育教育的特点,通过长期有效的坚持,在不断创新中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艳.幼儿德育——从培养规则意识做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31.
[2]林蓉.幼儿品德教育的不足及其改进[J].文教资料,2018(0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