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小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解题错误,直接反映出小学生的认知缺陷,本身应该由此确定相应的数学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完善小学生的数学解题经验,切实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稳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整合错题资源,由此把握学情特点,科学确定数学教学起点。本文将从设计前置性作业,利用错题确定学情起点;设计当堂检测,利用错题确定课后复习计划;完善课后作业,利用错题确定下一轮教学起点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全面开发并利用错题资源来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整合与利用、策略分析
一直以来,由小学生自主生成的错题资源都被看成是失败的象征,所以小学生并不能客观面对解题错误,也会因此丧失学习自信,难以客观分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必然会出现无效学习行为。实际上,错题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料,可以促使小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反思,灵活调整数学学习计划,让小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展开有效学习活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并整合错题资源,科学判断学情需求,以便更好地改善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利用错题确定学情起点
前置性作业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所设计的习题资源,本身应该是帮助小学生确定课前预习成效的,所以在此环节所生成的错题资源也能够客观反映出小学生的知识盲区,可以据此确定课堂探究计划,灵活调整各个课时的重难点知识分布情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前置性预习作业,利用错题资源来分析学情需求,科学调整数学课堂的教学起点与重难点知识。
就如在“分数乘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前预习阶段整理了一些分数乘法计算题,由此构成了前置性预习作业,希望小学生可以在预习阶段自主检测个人预习成效。为此,小学生也要自主预习分数乘法知识,自主梳理分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全面整合乘法知识记忆,由此探究数学新知。通过前置性作业,本班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法结果时出现了解题错误,明显没有真正掌握分数乘法的有效算法,只是初步了解了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因此,笔者就针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知识点设计了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
二、设计当堂检测,利用错题确定课后复习计划
当堂检测教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习题资源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上检测课堂学习计划的相关活动,小学生同样会因为无法全面内化课堂所学、审题不清等现实问题产生一定的错题资源。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整理当堂检测活动中的错题资源,据此设计课后复习计划,让小学生针对个人认知疑问进行重点探究。
就如在“分数加减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数学课上设计了层次化的当堂检测习题,基础题是针对分数加法、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中心的,高难度的课堂习题则是以应用题为基本形式,需要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下列出分数加法、减法算式,然后再利用相应的数学计算规律来解答相关问题。对此,小学生就可以在数学课上积极检测课堂学习效果,且有不少学生无法准确计算分数加减法问题,所以笔者要求这部分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重点整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
三、完善课后作业,利用错题确定下一轮教学起点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小学生巩固知识记忆所整理的习题资源,本身应该促使小学生积极迁移数学所学,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深化小学生的理论知识识记效果。其中,通过课后作业所形成的错题资源,也更易于确定下一轮教学活动的课程目标、教学策略等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后作业中的错题资源来引导小学生自主反思数学学习效果,根据学情反馈来确定下一轮数学教学计划。
就如在“方程”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围绕简易方程的算法与应用这一数学知识设计了课后作业习题,且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解题活动,笔者还专门划分了习题难度,以基础题(简易方程的计算题目)、拓展题(简易方程的应用题)这两个层次分类整理了习题资源,希望小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检测数学学习效果。如此,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设计课后习题检测计划,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解题能力。其中,有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并不能准确列出方程关系式,归根到底是无法准确掌握各个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所以笔者在下一轮数学教学活动中重新引导学生探究了方程的概念,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方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了等量关系。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发并整合错题资源可以更好地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便于小学生形成谦虚好学、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根据错题资源逐步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发错题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反思数学学习过程,逐步优化小学生的解题思维,有效训练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何晓芹,易黎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J].中国高新区,2018(13):150.
[2]林秀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