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国燕 杜银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所重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推动力,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此外,真正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生活情境;课堂问题;合理评价
        高中数学区别于初中,内容多,知识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偏差,显然,填鸭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相符。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转变教育理念,一方面,需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采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情感变化,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以高中数学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情境、设置课堂问题、科学合理评价”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传统“灌输式与题海式”的教学则使得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且将数学知识赋予生活化的色彩。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心理,增加他们的探究兴趣,还能够加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对新知识产生深刻理解。
        以“指数函数”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指数函数的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长趋势,笔者以“细胞分裂”作为导入。学生的注意力直接被这一实例所吸引,并充分感受到运用指数函数相关知识研究类似问题的过程。再以“对数函数”为例,笔者以“复利”这一实际问题作为导入。学生产生了探究心理,并通过对数函数的模型得出“利息的周期越密,财富增长越快,而随着年期越长,复利效应亦会越为明显”这一结论。因此,从生活问题入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加他们的探究欲望,还能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塑造他们的应用意识。
        二、设置课堂问题,增加探究行为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增加学生探究行为的重要依据。现代教育观强调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问题,并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不断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意识,使他们感受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以及几何意义,并能够通过单调性来研究函数的性质,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函数的图像,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即:随x的增大,y值有什么变化?从这几个图像中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通过探究这几个问题,学生感受到函数具有某些性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分别画出;;这几个不同函数的图像,再次提出问题,如:从左至右图像上升还是下降?在什么范围内,随着x的增加,f(x)有什么变化?这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思考中,并结合教材内容,认识了增函数与减函数,同时,对单调性和单调区间也有了深刻理解。
        三、科学合理评价,树立学习自信
        评价是学生获得学习驱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自信心的主要过程。由于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并且自信心的获得主要来自教师的鼓励、同伴的赞许与自我暗示。因此,教师应打破“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并建立科学化、合理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使每个学生真正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不断完善自我,还能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建立自信心。
        以“随机抽样”为例,笔者课前将微课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由学生自主下载并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组,并引导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将课前预习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定时间后,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有的学生提出“随机抽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必要性”这一论点,有的学生说出“随机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同”这一结论。在此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合理化的评价,并对没有提到的观点进行补充完善,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学会赞扬他人与自我评价。因此,通过评价的过程,学生能够不断反思自我,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落实有效教学理念的主力军,一方面,应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场景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设置课堂问题,使学生以问题作为导向,发挥其能动性,进而发现新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获得一定的内驱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凤璟.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J].祖国,2017(4):178-178.
        [2]付小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发展策略[J].考试周刊,2018(1):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