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策略被称为近些年来最成功、最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之一。所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策略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并且已经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将以教学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合作学习 组织策略
顾名思义,合作学习主要就是指一种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互助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实现有机统一。换句话说,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合作学习可以为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较为坚实的保障。为此,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的理念,并将其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密切结合。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具体的教学流程进行调整,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1.优化学生编组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编组问题,这就是合作学习是否可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该明白,与一般性的学生讨论相比,合作学习中的学生编组更加系统,所以编组活动并不是随意进行的。为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标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更加科学的编组原则。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编组的合理性,从而为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通常来讲,在进行学生编组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以下几点,更是需要充分考虑的:第一,整体来看,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不但可以使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相互促进和相互帮助,而且可以使不同小组保持均衡,从而保障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第二,合理设置小组人数。小组成员数量通常为偶数,这样有利于进行组内的互助。从整体人数来看,尽量保持在6—8人左右,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机会。第三,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搭配应该适当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但教师应该进行一定的指导。一般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优劣、学习习惯、性格特点、性别差别等。第四,动态调整。学生编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各个方面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对编组情况进行调整。最终,通过多个方面的统筹考虑,逐渐提高了学生编组的合理性,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注重互动交流
合作交流与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内容进行一些探索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合作学习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为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性的知识探索。首先,各小组分别写出了几个底数不同的对数函数,并用描点法的方式绘制出了函数的图像。之后,我让学生对函数图像进行了观察,并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函数的值域与定义域的分布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函数图像一定经过的点?(2)底数变化时,函数图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分别是怎样的?(4)对数函数的大小应该怎样比较?接着,各小组学生依据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以及动手操作。之后,各小组学生分别出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小组间的讨论。最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内容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3.及时进行检验
为了有效对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调整,需要及时检验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练习活动。当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题海战术”,而是应该关注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
如:通过《集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经过观察发现,集合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于是,完成课堂知识的教学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需要观察生活中哪些方面涉及到了集合知识,并根据一些生活现象合作设计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了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为此,教师应对该教学策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实施具体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及时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畅.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640.
[2]付凤.高中数学课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8,(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