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来说的,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能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构建高效课堂也成为教师的迫切需要。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优化策略,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目标;信息技术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基础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此背景,在为学生教授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更好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教育规律,掌握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技巧,从而不断地调整数学课程的教育结构,以彰显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一、基于教学内容,细化教育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南,也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依据,如果教学目标中的内容较为细致,那么也能够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做出指引,让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中,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因此,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并在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以及课本中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并确立教学目标,为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指引。
例如,在教授《数列的概念》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课改要求等,进行如下目标的设计:(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建立数列概念、分类以及通项公式等;(2)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进行通项公式书写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等;(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让学生建立从一般到特殊的归纳能力等。之后,教师以上述目标为方向,进行本节课的针对性设计,以便在逐步落实目标要求中,实现本节课的高效教学。
显然,当教师进行教学目标中内容的精心设计后,能够为数学学科的教学做好指南,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结构
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为课堂教育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新宠儿。在对学生教授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致力于实现课堂教育结构的调整,让学生在多样变换的教育模式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认知。
例如,在《正弦定理》中,教师就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课堂教育结构的调整,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认知正弦定理的效果。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先使用图片的功能,为学生展示本节课中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探索。其次,教师采用图文并行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详细教学,让学生在多变的教育场景中,始终维持自身的注意力。最后,教师采用word文档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本节课中的习题,以便在讲练结合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质量。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资源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教育结构的丰富,从而紧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逐步提升教育成效。
三、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因此,当教师为学生设定一刀切的教育活动时,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认知需要,以至于造成学生认知效果差的现象。所以,为了建造高效能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为学生设定差异性的教育活动,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不等关系》中,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让学生真正地基于教师的指导,实现对不等关系相关内容的有效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差异,为学生设定分层活动。首先,教师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日常的观察,以及学生在平时测验中所反映出的情况,区分出不同学生具有的不同数学知识学习素质。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学生设定带有层级特色的教育活动,如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所得到的学习活动较为综合性,而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所得到的学习活动偏向基础性。紧接着,学生以不同的学习形式,参与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活动中,逐步完成对《不等关系》这节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彰显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存在作用,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感受数学学科中的魅力。
总而言之,无论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变化,都应以实现高效教学为目标,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作为最终的努力方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且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中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业分,肖利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74.
[2]董万军.信息技术资源支持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