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西朋
[导读]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设活动课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设活动课,上好活动课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个少于特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规范活动课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维活动   互助互学  协作攻关   兴趣 培养  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概念和规则,对于认知能力还相当薄弱的小学生来讲,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难度。我在实际教学中,凡遇到概念容易混淆、涉及面较大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都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能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单凭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不主动思考,就不能充分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更谈不上牢固记忆和灵活运用。而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既能满足小学生爱动、好动、乐于交往的心理要求;又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求知欲与表现欲得到充分的展示。小学生和中学生不一样,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爱发言、好争论。即使是成绩差的同学,也会找机会表现自己。在他们想取得发言权,想获取别人的共认时,就自然而然地要动一番脑筋,从而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想都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地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其次,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协作攻关,可以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论趋于完满。再次,通过课堂讨论活动,不仅能使优等生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当,而且能使后进生也毫无例外地进入角色,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上升。正如英国教育家哈·麦多克斯所说: “小组讨论对那些学习速度较慢的人来说,往往具有‘加快’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首先,讨论能体现互帮互学的精神,使同学们感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培养群体意识。其次,在讨论中学生们以谦虚、诚实的态度舍弃自己的错误概念,接受他人正确的见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性。再次,通过讨论去伪存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数学的奥秘、科学的真谛,还可以培养学生求是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内容
        1、遇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时,应组织课堂讨论。越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数的整除时,可提出讨论题: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条件是什么?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区别?在讲分数应用题时,可准备多道应用题让学生讨论如何选择单位“1”等等。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的评判来加深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时,应组织学生讨论。如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可提出“互质数与质数、质因数三个概念有什么不同?互质数的两个数是否都是质数”等问题。通过讨论,使原本极易混淆的概念逐步清晰,并且理解相互间的关系和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3、在概括学习内容、总结运算规则时,应组织学生讨论。如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时,可先由学生讨论运算的顺序,再作总结归纳;在复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时,可组织学生讨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讨论后再作概括性结论。
        三、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准备讨论题。讨论前提前公布讨论题,使大家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
        2、合理分组。按平时发言的积极性和好、中、差情况以及男女的性别均衡搭配分组,人数不能过多也不宜太少,既保证人人有发言的机会,又要保证讨论的范围与质量。
        3、引导讨论的方式,调节讨论的气氛。每组要确定专人负责,安排讨论的程序,记录讨论的结果。要防止大声喧哗、七嘴八舌的散漫现象,也不能出现冷场。要创造友好与认真的气氛,使每个人都乐于发言,也尊重别人的发言。教师要严密注视各组的讨论情况,及时排除干扰,调节气氛,创造良好氛围。
        4、注意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不同原因造成的差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会乱放炮;有的会无动于衷;有的想说口难开。如果在讨论前给予某些指导,在讨论中予以启发、暗示,并加以鼓励,就可以调动其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
        四、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确定
        1、讨论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学生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已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2、讨论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知识经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
        讨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 讨论,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具备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互帮互助,勇攀知识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潘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
        [2] 郭乐.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16年9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