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的是个具有多面性的客观存在,而生活的其中一面就是教育,教育的价值是通过生活来体现的。而高中化学教育更是离不开生活这个五味俱全的调味剂,从难易程度和生活相关程度来看,而高中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最为紧密,也不易理解。基于此,生活化教学就成了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综合素质
传统的高中化学的教学以生硬的套公式为主,不能深入理解也让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也是苦不堪言。而新课改理念的普及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将高中化学知识涌入生活,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方式加以表达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化学不仅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谚语的由来大多也能用化学现象解释。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教学导入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创设生活化情境”来阐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导入生活化
教学导入生活化是针对当下化学教师教学导入不够生活化,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问题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在这一策略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和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存在,进而对知识能够灵活运用。除此之外,一方面,教师做好备案和深入生活发现、分析案例的能力的教学导入的前提,另一方面,学生的主动性也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导入中留下问题悬念,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也是教学导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点时,我在课前会通过网络,实践等形式找到充分的课堂案例,在课堂上,我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学生进行设问:食物为什么时间长了会腐烂?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植物光合作用的具体是怎么作用的呢?接着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中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将学生引入化学思维领域后,我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煤炭燃烧,纸燃烧”等来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待学生充分理解后,反过来再让学生通过这个反应去分析刚才的两个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化学知识更加有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是指更新教师单一的课堂、实验室两边跑的传统方式,将化学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对于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课本中相对容易操作的实验或是知识点,留下问题,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观察或是实验。经此方式,一方面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符合新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发展理念。另一方面,结合生活的常识(诗句或谚语),让学生加以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化学基本素养。
例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一章节时,我会以诗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比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接着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分析豆萁中的主要元素,逐步托出今天的知识点,在用生活的例子加以分析,在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后,我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实验,比如说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煤碳的燃烧,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可以做个燃烧的小实验或是直接伸手去感受下热的存在。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这样简单的实验和诗句谚语中的常识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化学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构建课堂的生活化情境是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最主要方式,这种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氛围。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一方面要求教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利用实物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表现,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兴趣。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立要符合客观事实,适当的将教材内容和生活现实有机结合。
例如:在学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会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三种水果:苹果,香蕉,橘子。然后在带着水果进课堂,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对学生进行设问:假如我现在身体虚弱,手指上常会出现脱皮的现象,你们说我该多吃哪一种水果呢?让学生分组分析三种水果中的维生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他们分别对人体的影响,并对回答正确的组给予一定奖励。通过这样情境的设立,让学生更有效的主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高效课堂的体现,也是当下教学方法新变化的主要趋势。在生活化教学中要教学方法要因地适宜,形式也要因人而异。上述三种方法只是探究生活化高中教学的浪潮中的沧海一粟,作为一流教师群体,我们要深入生活,将生活作为课堂的老师,让学生在学以致用和提升化学基本素养方面效益得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课堂情境生活化[J].谢胜娣.中国论文网.2018
[2]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D].蒋学勤.中心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