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教书育人,即在学习过程中,去管理班级中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班级管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知识与素养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班级管理;措施
“立德树人”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适当地进行约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教师再予以适当地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一、强化数学教师班级管理的手段
想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班级管理,教师应当学习一些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教师要有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班级管理的意识。很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致死,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其他作业,甚至睡觉,只要不影响到教学的进行,教师就会视而不见。所以,想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班级管理,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意识,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会适当地进行班级管理。
其次,教师则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验证。若是教师没有管理经验,那么可以像一些老教师请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可以很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习较为先进的理念,这样才能迎合时代对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最后,学校要重视对各学科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相关培训,关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的纪律与风气等内容,学校都要将其纳入培训范围,让教师对这些烂熟于心,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得心应手。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沟通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且部分学生常常会阳奉阴违,从而导致教师的管理不起效果。那么教师则需要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这样的管理措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强化数学教师的引导与规范
无论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要加强数学教师的指导与规范作用,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常常容易走神,或者与其他同学讲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掌握知识的进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规范,同时教师还要增强自己教学的趣味性,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
基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
其二,在课堂上,若是有学生有不规范的行为出现的时候,教师则首先可以暗示一下这位同学,借讲课的机会走到他旁边提醒他教师已经关注到他的不规范举动,若是学生立刻停止并认真听讲,那么教师可以继续讲课;若是学生不听教师的话,那么教师可以提问该同学,让他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则可以与这位同学展开谈话,询问他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原因,并对学生做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此一来,便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各项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内,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管理,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一些影响教学活动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一味强调纪律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遵守纪律产生叛逆心理,不利于教师管理的进行。且教师还要避免通过强制措施让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坐着,这样即便学生安静的坐在课堂上,但是他们的心思却不一定在课堂上。
其次,教师要选用适当的方式,逐渐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小学生比较喜欢竞赛,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竞赛中来。笔者以“比比看,我们的作业做得好”“猜一猜,谁是纪律小标兵”“猜猜看,谁听讲最认真”等活动开展竞赛,一周评选一次,让学生投票,并选出在各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并认真按时的完成各项作业,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某一节数学课,对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哪些行为习惯是值得表扬的,哪些行为习惯需要摈弃。长久下来,学生的自律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班级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班级教育效率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育人与教学之间的重要联系,并要注重兼顾二者。基于此,在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分析、班级管理等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廖小琴.以生为本的赏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J].教书育人,2018(32):19—20.
[2] 贺玉珠.略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