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五育并举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9期   作者:王丽丽
[导读] 数学学习是小学生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难点科目,也是学生必修的重点学科,
        摘要:数学学习是小学生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难点科目,也是学生必修的重点学科,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教育行业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有了一些改变,本文将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入手,分析将数学教学与五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立足课堂;五育培养;素质教学
社会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使得教育行业有了新的改变,并对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教学要求,简言之就是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坚持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是本文的所说的坚持“五育并举”理念进行教学。“五育并举”就是指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成长,这不仅是素质教育观的教学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时必备的教学理念。该理念应该存在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习科目当中,而本文就主要讲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坚持“五育并举”理念的运用方法,下面笔者将从当前教学环境进行简要分析,随后进行实证举例,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教学环境分析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些有利条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较大协助作用。为了顺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现代化的发展状态,中小学教育标准也在随之不断完善和变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内涵要求还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也就是坚持本文所说的“五育并举”理念。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说,想要遵守“五育并举”的发展理念,首先需要教师能够树立起素质教育观的意识,并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是抱着单一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认为数学教育主要就是以刷题为主,成绩就代表了一切。这种错误观念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
总体来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要求。当前社会各界对于中小学生引导尤为重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时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从小抓起,从各学科出发,培养学生的五育全面发展,这也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数学与五育结合培养的方法
根据上述教学环境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与五育理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内外在条件的环境支持。在教学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在实际引导时出现一些偏差。下面笔者将从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与五育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结合。
(一)立足课堂,开发学生智力
课堂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教师展开的教学活动都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作为学生来说,其基本职责就是在课堂上吸取知识;而作为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是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当然,传统的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已经不符合与当前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笔者会在教学时与学生们组织一些益智类的数学小游戏来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在学生们系统接触到整数加减法的运用时,就与学生们在上课前一起玩一组小游戏,学生们自告奋勇地上台组成一队,一队有五到十名学生,笔者会分别学生们编号,随后笔者会说出口令,如:两个数相加可以等于10的学生结组等,学生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够与自己配组的队友。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智力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加强德育,树立良好品格
文化知识的培养是学生成长的必备技能,而德育教学则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中最不能忽视的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进行德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基础以及文化学习的方法,这也是五育教学中的首要教学要求。因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发掘蕴含的德育精神,在知识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良好品格养成。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有个别学生会出现作业不按时完成,在上课前抄写别人作业的情况,这种行为是对学生自身的不负责,也能够反映出一些对学生德育教学缺失的现象。在平常写作业时就养成这类恶习,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在考试时抄袭别人,甚至在未来形成更为恶劣的行为。因此笔者在知道这种现象后就及时与学生们进行了交谈,并鼓励学生互相监督,防止这类现象再次发生。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德育宣传,既可以加强学生的三观建设,也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品格基础。
(三)创新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大多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据,在学习完后就是进行习题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十分中规中矩,但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本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练习的过程又是较为枯燥的,久而久之学生们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而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积极创新,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建设。
笔者在教学时会尽量站在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有关“统计”这部分的学习时,笔者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就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后任务: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学习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仔细发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进行统计,并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统计。之后在进行作业的展示时,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想象十分丰富,有的学生将自己一周内吃的食物进行了统计;有的学生将最近一周的天气预报进行了统计等等。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将自己的展示出来的统计图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了装饰。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指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价值,能够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引导。很多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会逐渐形成两极分化的学习状态,追其根源,除了数学的难度的确在逐步上升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理解范围,不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也会逐渐拉大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多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使学生们的注意力能够时刻集中在课堂的教学上。除此之外,笔者也会鼓励学生上台讲课,比如学生们在写完试卷或者练习题后,笔者会先将答案进行公布,之后笔者会给学生们一些时间自行思考,将错题先进行自我改正,比如一些计算错误或者粗心写错的题,学生们大都可以自己找出问题。随后笔者会带着学生们一起进行错题的讲解,除了一些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的题型之外,笔者都会鼓励学生们自己上台进行讲解。这种形式的运用也让笔者发现,学生们在进行错题解析时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记忆,而学生们会用自己的角度进行习题的解析,很多时候学生的思路会更为简单,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由此可见,在教学时适当“放手”,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往往会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效率。
        三、总结
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门自然科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身上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知识内容的任务,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职责。总而言之,推动学生“五育”全面发展,不仅符合社会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总体要求,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胜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24):61.
[2]张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