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并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而思想政治课正是帮助高中生正确通往人生轨道的一个照明灯。因此,思想政治课在高中各类课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论文就结合目前的思想政治的教学实际,探究如何提高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情境
随着高效课堂模式逐渐地深入人心,学生对教师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给予了满满期待。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动地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地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地提升教学效率,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注入动力。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就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如下探究。
一、 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堂课高效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做好上课的准备,激起学生的上课兴趣和渴望探究知识的欲望。它还可以为新旧知识之前搭起一架桥梁,帮助新知识找到固定点,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指向教学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提前设计好和教学内容相符并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多变的价格》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多变的西瓜价格》的图片,并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有的学生说:“刚上市的西瓜的价格比较贵,小区门口的西瓜的价格比批发市场的西瓜的价格要贵。”还有的学生说:“冬季西瓜的价格比夏季西瓜的价格贵。”教师对学生说:“为什么同样是西瓜,价格却不一样?”于是,学生们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探究。经过探究,学生从多变的西瓜价格的情境中,得出了影响价格诸多因素:气候、时间、地域、供求等等。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二、绘就生活图景,强化学生代入感
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所以,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高中教师在备课和开展教学时都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空谈教材中的思想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法,努力做到“教材向社会开放,教材向学生开放”,加强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联系。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生活来讲授教材,使学生感受到教材和自己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这既能间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讲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出一个“你们课余生活都做什么事情”作为课前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来发表看法观点。当学生讨论到最激烈时,教师要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接着就这个课题,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文化生活有哪些特点呢”“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等,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发言。这样的环节设计,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的联系。
三、巧借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如果此问题不能被及时有效处理,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形成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还会阻碍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此时,教师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有利于改善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使学生富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会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注入科技的力量。
例如,教师在开展一节新课之前,可以结合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或者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来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一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或白板播放与课题相关的视频作为课前导入,这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当学生观看完视频意犹未尽之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要根据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难易相当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不过,在整个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教师为引领者。做到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抢答;学生能够讨论得出的答案,教师也不能帮答。教师的工作是始终在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动人心弦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绘就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巧借灵活高效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的方式,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加精彩高效。
参考文献:
[1]赣南师范大学 刘艳林. 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教学设计探索[N]. 科学导报,2019-12-27(B03).
[2]孙立萍.利用开放式教学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益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