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里的“听说读写”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9期   作者:袁瑶
[导读] 小学德育教育要求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要求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结合新的品德课程标准,我认为小学德育有三大特点,即: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小学中的德育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内容空洞、不易操作的,完全可以联系当下蓬勃的多元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和帮助儿童学会正确处理身边的问题,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我本身教语文兼品德学科教学,又是班主任,所以在下文中我想套用语文的基本教法“听说读写”来阐述自己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一些尝试和想法。也算是德育与语文两者的融合吧。
一、听。
        听什么,学语文的话,当然是听故事,孩子都是喜爱听故事的,我们不是常说要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嘛。那么现在的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是也是听故事呢?我认为,是,但不只是听故事。
        当然可以听一些德育故事。这里的德育故事,不需要英雄的故事,也不需要模范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和孩子有距离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让孩子自己去领悟和习得。比如听《木偶奇遇记》,孩子们会明白做人要诚实。听《狐狸和乌鸦》,孩子们会明白不能轻信甜言蜜语。像这样的听故事,我们以前就经常这么去做,可是很多孩子慢慢会发现,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模式,故事里通常都有一个好人,一个坏人,最后大都是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渐渐地,孩子们长大后就失去了听这样的故事的耐心,他们发现,周围的世界不是那么简单和直接的。所以我会建议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要让他们听实时的新闻。每天的新闻里其实信息量很大,也隐含着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准,用当下正发生的新闻来让孩子们明白真实的社会,潜移默化地去习得良好的品德,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不是非常好吗?
        就说最近引起热议的“扶不扶”,学生听了关于街头老人摔倒后助人者反而被冤的新闻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毕竟是善良的,尽管觉得诬人的老者可恨,还是觉得碰上这样的情况应该扶,但扶之前可以留下相关证人、证据。多么善良而有智慧的孩子们呀。现实社会不像童话或寓言中那么单纯,善恶往往就是一念之间,有时甚至谈不上善恶,孩子们只有在听了一次又一次的新闻实例后,才能学会如何有原则又有智慧地处理一些身边的事情。
二、说。
        谈到“说”,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私底下很会说,但是在公众场合却不一定会“说”,特别是有条理地表达。听了新闻,特别是有辨析价值的新闻以后一定要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方法越说越多。每天尽量在晨会课上抽3-5分钟,说听了新闻后自己的观点,或是说对校园、对身边一些人、一些事的想法,即能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的勇气,又能锻炼孩子的口才,还能把正确的价值观从师长教育转为伙伴影响,一举三得,岂不是很好?特别是最后一点,10岁左右的少年渐渐地把伙伴之间的关系看得非常重要,伙伴之间的言论比师长的教育更能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例如,我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能奔跑,这项规定起初很多孩子都不能很好地遵守,后来学校派了很多检查员检查提醒,才渐有成效。为什么呢?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最活跃的年龄段,奔跑是孩子的天性。但学校为什么会出台这项要求呢?正是因为孩子太喜欢奔跑了,而我们学校的地面很光滑,楼道不够宽,拐角又多,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受伤情况,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才提出了这项要求。孩子普遍不理解,或是口服心不服,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控力又差,所以要执行好这项要求非常困难。有鉴于此,我在班级里开了个专题班会“课间奔跑,yes or no?”,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当时,班级里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阵营:yes和no。开始,两边还分别轮流派代表发言,后来气氛越来越热烈,手都不举了,想到就站起来说。说着说着,两方虽然谁也说不服谁,但却渐渐达成了共识,课间奔跑可以,但不可以在楼道、教室奔跑,喜欢奔跑的可以到楼下庭院或操场,实在有急事小步疾走,而且约定同学之间相互提醒。

这是一个多么让师长放心,孩子舒心的共识啊,靠检查员的查、堵、扣分去解决不如让孩子自己讨论出有效的方法。
        看来,说,不仅仅是表达,还是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读。
        阅读,是对儿童终身有益的一件事情。可现在的儿童读物良莠不齐,没有什么阅读价值的书报随处可见。要让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在识字量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很多儿童会被精美的图画所吸引,所以很多画面夸张的动漫书大行其道,显然这些书对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多大意思。因此我在小学低年级会给孩子们推荐很多画面同样精美并且蕴含着温暖、关爱的绘本,中高年级会给孩子们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家撰写的一个个发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些经典的绘本和故事将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养分。图画和文字是作家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对人和事的判断的一座桥梁,跨过这座桥,孩子其实是在和很多伟大的人进行对话,在向这些有着良好素养的优秀的人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当一个孩子看着看着书,会心地微笑或是伤心地落泪的时候,你能说他的心灵不在经受洗礼吗?这远远比背诵小学生守则更直达内心。
        我发现班级里热爱阅读的孩子往往是善良的、大度的,愿意帮助他人的,而且有主见,遇事淡定从容。这不是就是“读”在德育中起到的作用吗?我们的说教,在先哲的画面和文字面前,无疑是苍白和空洞的。所以,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坚信,文道结合的教育,一定是一条双赢的道路。
四、写。
        写,在以往的德育体系中,一般就是写检查,写反思,写出自己的错误。但是任何人,包括儿童,都不愿意写这样的东西,这意味着屈辱,会大大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非但没有达到反思错误的目的,往往还会让他对要求其写检查的人怀有恨意,更达不到行为教化的目的。所以我主张引导孩子学会写心得,写体会,写童话,甚至改编经典童话。在写的过程中,会进一步认同良好的品行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内化、习得、养成。
        比如,最近班级里很多同学的文具都会丢失,而一下子又找不到明显的线索。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我没有再继续明察暗访,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因为毕竟都是孩子。我就让每个同学写出对这件事情自己的判断和看法,以及心里的想法。其实,我是想通过这个写的机会,让做错事情的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既避免了冤枉某个孩子,又起到了教育所有人的作用。孩子们写的文字有的挺深刻,有的还对自己做了反思。自然,在这次写完以后,班级里再也没有同学丢过文具,教育的目的达到了。
        还比如,很多经典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善良的到了如果没有神仙的帮助一定会被坏人害死的地步。我希望孩子们不要看多了这种童话以后,只会被动等待奇迹的出现,而要明白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奇迹的,出现困难和危险时,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才可能摆脱困境。因此,我会引导孩子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白雪公主应该怎样做才不会被她的继母害死。在孩子们的笔下,白雪公主变得有计谋,会装死,警惕性高,恶毒继母的花招都被一一识破。孩子们的新编童话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还赢得了家长的赞许。这些00后再也不是懵懂无知需要时刻保护的雏鹰,雏鹰展翅的日子不远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听说读写”,小学德育工作从高处落到了实处,孩子们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而且,这个“听说读写”系列活动使得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双赢,这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兼品德教师算是尝到了甜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