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微课制作与设计方法,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对小学体育微课设计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微课;制作;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满足了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近年来,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优势逐渐显现,但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制作与使用要求。
一、小学体育微课呈现方式
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因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对微课的认识上不免会存在分歧,正是由于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导致了制作者所制作的微课在呈现形式上的不同,这是必然的。比如在慕课网中的多个体育微课视频中就有着多种多样的呈现形式。具体可分为课堂实录、无学生模拟授课、图示分析、个别化教学、示范教学等等。但这些形式并不是完全都适合体育这种技能型的课程,毕竟操作性的技能在本质上是与理论性的知识有很大区别的。那么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首先要明白一点,运动技能强调实践性,是需要学生切实去感受和触及的,不同于抽象和压缩后的理论知识。比如多媒体课件可以很直观地帮助教师呈现出一些难懂的理论性知识,配以一定的讲解即可完成教学。但体育运动技能仅凭课件却无法完成。因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完全明白技术动作的起始到结束,还要对具体的实际操作步骤与技巧进行精细的讲解和演示,要让学生从直观地动作演示中模仿再到真正内化,而并非凭空想象。
此外,设计和制作微课还要从其本源出发,也就是根据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微课的具体呈现方式。教师时刻要明白,微课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而诞生的,因此便于学生学习和促进理解应是首要考虑的点。比如动作示范这种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微课形式,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将动作分解为多个静态的图片,以此来让学生清晰地看清每一个动作的起止点,从而便于记忆每个动作的具体形态、要领和位置、技巧等。
二、小学体育微课设计规范
设计和制作微课首先要从拍摄工具入手,在这一方面有很多教师还存在较多问题。一般地,教师们会选择手机拍摄,这是最方便也是效果十分不错的一种方式。但在拍摄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视频进行相应地后期处理,以便于正常播放和观看。比如要避免视频中人物是倒着或是反着等非正常情况。
在当下各种微课层出不穷的背景驱动下,使得更多制作者会更多地去关注到画面感带来的第一感受,以过多的视频效果来营造出美感和独特感,使得微课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制作微课,还是应尽量使用多元化的媒体软件进行制作,以体现出多元素呈现与突出的相对统一。
例如,突出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需要结合到动作的分解图来为学生讲解和分析各个动作要领,那么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再插入适当的完整动作示范图或视频,多者的有机结合将会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微课的本质特征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拍摄时还要选择安静和适合的场地,任何教学内容都要符合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既要保证取景与拍摄方位的协调统一,还要尽量避免示范者或视频主人公背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背景。例如,拍摄蹲踞式起跑的微课,在讲解该起跑动作中前后脚、手与起跑线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就应该将镜头给到示范者的具体部位,避免过多不必要的背景进入镜头。
三、小学体育微课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是统一的规定教学模式,仅是宏观的要求与标准。比如《标准》中强调了师生对于教学的自主选择;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真正符合学生实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等等。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宏观要求与“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理念下,教师再去选择和制作微课内容就需要进行重新的考量。例如,在体操类项目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进行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等。而从慕课网中现有的资源来看,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更多地倾向于体操、田径与球类这几项运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或是小球类运动却较少。就此来看,当今体育课程资源依然还局限在传统运动项目框架下,一些大量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的课程资源仍尚未开发,这其实也是一部分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却不太愿意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开发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微课,但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所选内容确保能够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其次是能够为学生所服务;再次是符合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切记过大的选题,譬如带有危险性的项目就不太适合制作成微课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各项运动的特征之后,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来为学生选取适宜的内容,既要符合体育课程的常规要求,也要切实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所服务。
参考文献:
[1]代奇勇.基于课改理念的小学体育微课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206-207.
[2]李瑞芳.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运动,2016(05):119-120.
[3]林明福.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