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本土资源为内容的园本课程目前比比皆是,但是如何进一步的深化确成为大家头疼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楠溪小韵》课程的二次开发为例,按照研究的一般思路提出四个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剖析现状,寻找问题;开展调查,调整方案;广开思路,步步击破;放下架子,尊重儿童。通过这些路径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原有的课程结构“广而不深”、课程的内容“远离孩子”、课程的实施方式“听多动少”。提出以“绘本”为课程载体,以小主题为课程结构,以实践为课程主要活动方式的“生”本课程研究路径。
关键词:绘本课程 二次开发 楠溪小韵
一、问题提出及背景
2006年我园开始“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本土课程”的实践研究,先后在市、县立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经过前期的努力,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地方文化为内容的系列园本课程。相关课程内容还分别获得温州市精品课程一、二等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效果并理想,出现孩子“难学”,老师“难教”的情况。
我们抽取《楠溪小韵》课程实验班的中大班幼儿20名和非课程实践班的中大班幼儿20名为谈话对象。结果发现,我们实验班的幼儿对楠溪江的相关人文知识和自然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和非课程实践班的孩子了解的差不多。另外实验班孩子经过一年和两年学习的一些内容我们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出现“难学”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原来的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够贴近儿童,不够具体形象。
为此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易于受老师观点影响,喜欢动手操作,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所以我们的课程只有适合他们的这些特点,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材料中展开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才是他们“易学”“乐学”的内容。以什么为载体才能够解决孩子“易学”“乐学”的问题,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孩子“易学”“乐学”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路径
路径一:剖析现状,寻找问题
2006年我园开始“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本土课程”的实践研究,先后在市、县立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经过前期的努力, 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地方文化为内容的系列园本课程。相关课程内容还分别获得温州市精品课程一、二等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发现效果并理想,出现孩子“难学”,老师“难教”的情况。为此 组织幼儿园的骨干力量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
路径二:开展调查,调整方案
抽取《楠溪小韵》课程实验班的中大班幼儿20名和非课程实践班的中大班幼儿20名为谈话对象。结果发现, 实验班的幼儿对楠溪江的相关人文知识和自然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和非课程实践班的孩子了解的差不多。另外实验班孩子经过一年和两年学习的一些内容 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发现孩子们出现“难学”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 原来的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够贴近儿童,不够具体形象。
根据前期调查的情况,对原有的“楠溪小韵”课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有的课程结构“广而不深”、课程内容“远离孩子”、课程实施“听多动少”,所以造成 的孩子“难学”。为此提出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调整,在结构上,筛选孩子们相对集中喜欢的,平时接触比较多的主题,最后确定“亭”“景”“吃”,三个包含人文和自然的小主题进行深入的开发,解决原来课程范围广、主题不深入的问题,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另外为了解决孩子们“听多动少”的问题, 计划在课程设计上,将教材设计的实践部分增加,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感受之后再进行创作。
路径三:广开思路,步步击破
在确立新的问题之后,大量的搜集相关信息,提出以“绘本”为课程载体,以小主题为课程结构,以实践为课程主要活动方式的二次课程开发。
1.活页式课程框架
原课程架构:
通过图示对比会发现,新课程的方块部分是我们近期已经开发的课程,圆形的部分是我们原来预设的部分,空白的部分是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新的主题内容开发。所以,二次开发收的课程体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的灵活性。它弥补的原课程在结构上呆板的情况。然后每个主题都以完整的18课时左右的活动量进行深入的学习。
2.螺旋参与式绘本创作
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创作”(author)课程事件或“创生”(enact)课程的过程。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家长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 孩子们通过看看、说说,动手、绘画,从而创作形成自己的绘本课程。如《舌尖上的永嘉——棉菜饼》孩子们通过找棉菜——摘棉菜——洗棉菜——捣棉菜——包棉菜饼——蒸棉菜饼——品尝棉菜饼等一系列活动后老师还引导孩子们编一编有关棉菜饼的故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家长的帮助下创编了《小棉菜找朋友》《棉菜饼总动员》《你看起来很好吃》等等。在第一阶段的创作完成之后,我们
鼓励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引入课堂,以孩子们创作的绘本为蓝本开展绘本教学在绘本教学实施后,我们再次鼓励所有的孩子创作自己新的感受体会的绘本内容,形成二次创作这样循环式的绘本创作让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路径四:放下架子,尊重儿童
二次课程开发的重点是我们要转变观念,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本课程”开发。通过以下以生为本和以老师为主的绘本对比会,会发现“放下教师的身段,走进儿童”课程原来可以如此精彩。
通过以上的图,我们不难发现,以生为本的绘本内容更具儿童性,更贴近孩子,因为孩子的学习不是独立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是和他们的生活、情感结合在一起。
三、反思和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园本课程二次开发实施工作能否深入开展,取得突破,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内省力。以上的路径总结在形式和方法上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提上还有些不够,需要通过其他的教学故事、观察分析帮助老师建立自身的课程内省力。
备注:课程案例来源于永嘉县机关幼儿园《花韵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2013.
[2]张澜.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发展课程初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
[3]黄珊.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第2辑)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