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提高任务可操作性;巧妙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是将学习置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前的一种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实践能力越发受到重视,而原本教师为主的教学手段早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翻转课堂逐渐流行。但翻转课堂这一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学生要求较高。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受熟悉程度的影响,常有学生难以完成预习任务,也没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完成课堂探究环节,进而完成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故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提高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一、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提高任务可操作性。
预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作为一个学习在教学之前的教学模式,学生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翻转课堂开展的效率。但预习本身就是对学生要求较高的一个过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已经注意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预习的效率还是不足。这主要是预习任务布置不够明确,学生不了解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导致的。故教师需要改变原先布置模糊任务的习惯,将任务的布置精确到点,切实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例如在“Hello”这一课中,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需要将预习的任务明确。如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明确地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其中“Hello”“Hi”两个单词为教师要求预习期间学生必须会写的部分;而作为本节课主要句式的“What is you name?”和“My name is…”教师即可以要求学生会说;而读部分,教师即可以要求学生通读第一课,并将每一句的汉语意思翻译出来,做到英汉对照;听部分只需要学生将与课文对应的听力听一遍即可。这样,以明确的任务取代以往模糊的预习任务,教师有效地提高了英语预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课堂探究环节的顺利的开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巧妙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人公”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变得极度重要。尤其是在课堂探究环节,若没有兴趣,学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通常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而问题情境的创建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We love animals”这一课,在经过预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关于动物的英语知识,教师即可以以动物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动物,那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你们能用英语说出它们么?你又喜欢它哪一点呢?”“老虎,tiger,因为它威猛。”“dog,因为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学生们踊跃回答。“那你们能模仿出它们的动作吗?”教师即将学生分成以两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让一位学生说出单词,而对方负责扮演,相互轮换。这样,教师以“喜欢”二字有效地将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性,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课堂实践活动是翻转课堂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活动难度相对较高。而由于小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英语基础也不同,故其英语的探究和实践能力也不同。这就导致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所有的实践活动。故教师需要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总体实践探究能力,降低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方差。
例如在“Happy birthday!”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模拟一人举办生日宴会,其他学生进来祝贺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小寿星戏份最多,教师即可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扮演。而其他祝贺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设计祝贺词。而且,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计祝贺语。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提高了学生总体的英语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逐步推行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明确的预习任务提高任务可操作性,以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以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不断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为中学更加深入的英语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代曼.试论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67.
[2]周思敏.“真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翻转课堂——以译林版4A unit7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