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属于教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需要一线教师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别是变“灌输”为“引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及时巩固;做好课堂总结,彰示知识结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多加思考和总结相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高效课堂的构建属于教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需要一线教师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谈一些个人见解,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变“灌输”为“引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基本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应该说,这种模式授课效率高,便于教师把控课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具有有利于升学率的优势,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显得呆板沉闷。而从新课程的要求出发,教师应当变”灌输“为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究去得到结论,获取知识,从而彰显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所在,也是促进学生能力乃至学科素养发展的必由途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集合的基本关系》一节,子集的概念是重点之一,虽然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但还是应避免什么都由教师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自己达成理解,从而产生较佳的学习体会。具体如下:
让学生观察下面的两组集合,思考并讨论每一组中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
①A = {1,2,3};B = {1,2,3,4,5}
②A = {某班级内的所有男同学};B = {某班级内的所有女同学}
学生思考并讨论后给出结论:每一组集合中的两个集合都满足: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
教师评价总结:是这样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两个集合满足这样的关系,则称A是B的子集。现在大家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A是B的子集”的一般化定义呢?
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具体地情境案例理解和子集的含义,因此不难归纳出子集的数学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或BA),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
二、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及时巩固
在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后,应当趁热打铁,以课堂提问或课堂练习的形式促进学生及时巩固,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有的教师顾虑到高中数学课时紧张,课上时间宝贵,往往忽视这一点,有的则虽然重视,但倾向于所有知识点讲完后才进行当堂练习,但这往往较为仓促,且达不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其实,我们主张在每个重要知识点讲完后让学生及时巩固,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增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例如在《集合的基本关系》一课中讲完子集的概念后,教师就可以一道练习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如果集合A满足{a,b}A{a,b,c,d,e},则这样的集合A有()
简析:根据题设中给出的关系,集合A必然包含元素a和b,并且是{a,b,c,d,e}的子集,因此集合A中的元素,即为在包含a和b的前提下,加上{c,d,e}的子集中元素,所以A = {a,b},A = {a,b,c},A = {a,b,d},A = {a,b,e},A = {a,b,c,d},A = {a,b,c,e},A = {a,b,d,e},A = {a,b,c,d,e},数目为8。这道练习题对初学者来说难度适中,指向性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子集概念内涵的理解。
三、做好课堂总结,彰示知识结构
课堂总结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新课导入某种意义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那么课堂总结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收束课堂,圆满收尾,并使学生在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达成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从整体角度明确本节课程的知识结构。课堂总结要基于课程特点达到简明扼要的效果,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这一节,可做如下的课堂总结:
子集:集合A,B,任意x∈A则 x∈B。真子集:集合A?,B,任意x∈A则 x∈B,但存在x0∈B,且x0不属于A。集合相等:集合A?与B的元素完全相同。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性质:①若A非空,则?φ?A;②A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别是变“灌输”为“引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及时巩固;做好课堂总结,彰示知识结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多加思考和总结相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薛蒙. 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 亚太教育, 2015(21):53-53.
[2]胡小妹. 对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 2015(10):39-40.
[3]闫文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000(004):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