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篇什之富,作者之众,灿若星河,它们各极其美, 各臻其盛,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部分。诗歌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几乎是其他文种所无法替代的。它们培植和浸润了我们民族的“诗魂”, 给民族文化铺上了一层最醇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底色。无论从文化学习的角度还是诗歌创作的角度,它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古典诗歌学习的方法,最基本的是诵读。要高声地读,也要低声地吟咏,从韵律入手去感受诗的意境与情感。诵读之后便要花一些时间去背诵。读诗,背诵之功是必不可少的。读诗不像读小说,泛泛看去,收效甚微。出口成诵,含英咀华,日渐浸染,方能领略诗的境界。一个人,年轻时背诵一、二百首诗,是一辈子受益无穷的事。诵读之功,其实也不要花多少时间,关键在于有心。有了这个心,日积月累,背诵一、二百诗并不是很难的事。背下来之后,则是“悟”。“悟”,也就是在我们前面所说的在欣赏的基础上去感悟诗的构思、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风格,诗的手法等。
这一节讲古典诗歌的欣赏,主要讲单篇诗歌赏析的方法。
诗歌的欣赏,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应。初学者,一般需要一个入门的基本途径。怎么迅速地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呢?据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一些具体的赏析文章入手,看看人家是怎么赏析的。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给我们上唐诗宋词的是两个极好的老师,他们讲授十分精彩,但基本以单篇欣赏为主,听了大半个学期课后,我发现诗词赏析的方法大体上是相同的,就找了一些名家的赏析文章细心揣读,以寻找诗词赏析的基本方法。当我读了一些赏析文章后,发现自己的欣赏能力提高得挺快的。因此,这一节我向大家推荐这个方法。
我个人的印象,大部分赏析文章是这样写的:首先是大略介绍一下作者和创作背景;接下来是对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中,间或引一些相类的诗或诗句以资对比,以分析它形象的特点,表达的感情,手法的巧妙;然后从整体上去把握它的意境,表达的感情,艺术特点。我觉得这类文章比较难把握的是如何理清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关系,并对诗句进行具体的分析。其实,把握诗句之间的脉络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如:
①从声,光、色,态入手。如,王禹佴的《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诗人分别从声、形、色、香等不同角度,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时分静穆而又多彩的山村秋景。
②从远近入手。如周敦颐的《题春晚》:“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处,遥见樵渔一路归。”写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展开。又如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远景有“南山”,近景有“葵花”,两者互相映衬,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陶醉。
③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入手。如自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里,对闻折竹声。
”首句写触觉,次句通过视觉,三四句写听觉,通过侧面烘托,写出了雪的大和厚,透露出诗人谪居时的孤寂苦闷。
④从点面入手。如李白的《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写出了蜀道的整体形象,是面;而“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是点,如一一个特写镜头,展示了青泥岭的情状。
⑤从事与情的关系入手。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这首旧题乐府诗前两句是叙事:在长安的月夜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为远在边关的征人赶制寒衣而做准备,后四句抒发了家人对征夫的无比思念,而前面的“月”和“捣衣”则已暗寓了后四句的“情”。
⑥从事与志的关系入手。如刘克庄的《玉楼春·戏林推》:“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 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 莫滴水西桥畔泪!”这首词先写南宋行将灭亡之际,在京城临安,朝臣们文恬武嬉,醉生梦死,整日饮酒,赌博狎妓,漠视国事;后面表达作者关注国家时势的志向,劝诫有血性的男儿眼泪不要为妓女而流。这里是先叙事,后言志。再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的盛况,有声有色,使人如历其境;下片言志,表明自己尽管已“鬓微霜”,也要保卫西北边疆,为国效命。天狼星,旧说主外族的侵掠之举,“射天狼”即反击外族(契丹、西夏)的侵掠。
⑦从景与人的关系入手。如辛稼轩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的上片极写元宵的繁华景象,下片写作者所追慕的却是一位幽独的美人。梁启超认为这首词的旨意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中原沦陷后,达官贵人仍然醉生梦死,不图恢复,没有几个人能理解辛弃疾的救国抱负,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追寻救国之策。上片写景是虚实结合(元宵繁华为“实”,达官贵人贪图享受为“虚”),下片写人也是虚实结合(灯火阑珊处之美人为“实”,自我爱国的美好情怀为“虚”)。
此外,还有形与神,动与静,上与下,藏与显,此与彼,实与虚等,不再一一列举。
至于具体诗句的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构成了什么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特点。
以上讲的是赏析文章的基本思路,也是赏析诗歌的基本思路。当然,这是就整体而言的,落实到具体文章,会生出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