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9期   作者:王敏
[导读] 在以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结果和让学生记忆
        摘要:在以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结果和让学生记忆,而忽略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对阅读题的理解能力与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消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领悟力,使其建立起初步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以期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避免言不达意。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得分,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乐趣,逐渐提升对语文的喜爱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形式化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字词句等知识。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阅读教学中依旧只是过分强调阅读中的字词等,并没有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生的主观感受,使语文阅读教学趋于形式化,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安排机械地阅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无法提升。
        (二)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枯燥地讲解考试中阅读部分的考点,学生在半知半解的状态下机械记忆,很难产生阅读兴趣。无论是名著阅读还是名人名言等必考题目,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分,只是注重强调考试技巧,并没有从学生兴趣出发,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三)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会运用多次练习的方法,以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该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出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该教学方式仍旧不能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时间久了,学生就不能自己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样容易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这个预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还能激发起学生对文章背景资料的兴趣。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让学生有参与感。通过这些形式学生会深入感受文章语境,体会文章内涵,从而增强阅读的积极性。
        (二)重视语文阅读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师需要积累学生以前的知识,而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其当做教学评价的出发点,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评价体系。

阅读教学,简单来说,是指解读文本的过程,其具有较强的多向性,主要目的是进行多向性对话,其过程是读者利用确认语言文字和解码音像视图以及单词意义,之后进行知识重构,促进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彼此作用。通过这样的互动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尽量积累学生以前的知识,而且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构建一套完善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比如,讲解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和词语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认识到作者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可以客观正确的看待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也是各种各样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样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三)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不再只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来表达,而是运用新型的教学设备,这样既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比如,讲解《变色龙》时,很多学生刚看到该文章时,都不了解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仅仅是联想到动物,那就是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下,变色龙的皮肤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更加迅速适应环境,进而保护自己。但是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不只是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而是想要将文章中主人公的个性表达出来。然而教师如果采用传统口头讲解的方式,难以表达出这方面的蕴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但是对于相似的短篇文章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讲授文章。
        (四)加强对初中生的引导与监督,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
        学生的阅读量少是正常的,随着学生作业负担的减小,学生已经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反思。而阅读是学生接触外界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习中理解更多知识体系,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学生,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十分明显。如果教师在课前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解,对初中生擅长且乐意接受的介入方式进行了解,就会与初中生有共同语言,实现共同进步。监督与引导是初中生参与活动的基本保证,只有具备较厚的基本阅读功底,才能够理解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在阅读开始前,教师要帮助初中生理解阅读思路,让学生在新的阅读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而初中生在阅读时,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阅读、生活方面的沟通,特别是要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特别是要打破常规同桌、小组结合的思维方式,实现大融合分组。也可以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体系,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与监督。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分组教学方案,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特别培养,设计属于他们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练好阅读学习的基本功,再逐层次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要进行阅读教学改革,教师就要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立足课堂,鼓励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赵金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J].汉字文化,2019(24):77+79.
[2]杨兴群.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86-87.
[3]王卫东.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汉字文化,2019(23):84-85.
[4]于坤.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8(35):49-50.
[5]陈继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2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