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文化专题研习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十八个任务群之一,本文从笔者跨文化研习内容的专题化、问题引入的方向、共学共研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作了探索,希望通过问题聚焦,共学共研的方式,教师引领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深度下探,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实现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关键词】跨文化研习 专题聚焦 问题引领 共学共研
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思潮深深影响着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把跨文化专题研讨列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任务群。要求深入研讨外国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若干专题,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发展批判思维,增强文化理解力。
历史久远的家庭农业小生产模式导致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结构一直是比较闭塞的,这显然不利于镜鉴、吸收外来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而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从小囿于中小城市的氛围,阅读有限,视野狭窄,更缺少途径与机会受到兼容并包的跨文化熏陶与滋养。因此,更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开发、实施跨文化专题任务群,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鉴赏,从不同角度感受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让学生转换、改造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以开放进取的心态去深入世界优秀文化,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但正因为基础薄弱,视野狭窄,所以开展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困难,为对接学生实际情况,笔者从学生初中已阅的作品入手,用问题引领、共学共研的方式激发兴趣,将异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对接、对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观照镜鉴中学会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以此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素养。
一、专题聚焦:跨文化研习的内容
探寻中西文化的切入点非常多,从习俗到心理,从饮食到语言,从文化到思维,方方面面,中西都有极大的差异。而笔者从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学生最感兴趣还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人价值观取向等问题。于是我们结合学生初中已阅读的中外名著进行梳理,确立了中西方文化的起源、思维的异同、传统观念的差异等中西方文化学习主题和学习资料。在这些中西文化思想的对照中,我们发现学生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找到文化根源,理解了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这些内容随着探讨的深入,逐渐系列清晰,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中西方文化思维和心理的异同。具体见下图。
二、问题引领:跨文化研习的切入策略
(1)入门与铺垫,尺水生澜
中西文化常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聚焦这些问题现象可以使我们中西文化对比活动在更为集中和丰富的天地间展开,同时也更能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通常老师要以简单、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问题的设置通常接地气,不求高深,但求亲民。如:
你觉得鲁迅笔下的阿Q与西方小说中的哪位人物形象比较像?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和我们中国的《梁祝》结局不一样,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看了《红楼梦》你觉得贾宝玉和西方文学中的哪些人物形象有相似处?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形象入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再补充一些文学名著让学生去阅读,为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作好铺垫,为更好地参与其中打下基础。
(2)提炼与剖析,入木三分
提炼,是对聚焦的文化现象进行审视、归纳总结,萃取实质的过程。提炼是聚焦的目的,是在分类对比的基础上以归纳思维探究所聚焦的文化现象的实质。剖析是对提炼的深化,是对隐藏在文化现象背后本质的进一步研讨分析。为此我要求学生从常见的视角——语文的视角、哲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结合深度参与资源包中的拓展知识资源群以及各种辅助学习资源,在挑战之中深入探究,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如学了《论语》,我让学生再看《名利场》《爱弥儿》等文学著作,学生产生了“面对利与义的选择,东西方是如何抉择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源头有何区别?”读了《阿Q正传》《祝福》,学生会联系《变形记》对比活在东西方不同体制下底层劳动人民的际遇和面对苦难的不同解决方式。
(3)聚焦与穿透,一针见血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中西文化探讨时要聚焦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聚焦先进的文化方向,聚焦核心价值观。如深化儒家“和”的思想,了解“和”思维及精神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到汉代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到清朝皇室到百姓都以和为贵,传统的“和”的思维深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而西方则表现为主体性思维,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到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到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都非常强调个体的目的与价值。两者相比,中国文化的“和”文化明显优于西方的主体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更容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处。在中西方文化探讨时,我们阅读经典便总去对此问题聚焦,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与博大精深。
(4)评价与传播,风吹浪涌
跨文化研习的一大重要原则是直面反思。聚焦与提炼、剖析与穿透是直面文化,评价即是对中西文化的反思。身处当代社会,我们时刻会面临东西文化的对比,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卷入其中而成为参与讨论的一员。以反思的态度,即以批判性、创造性等思维对其习以为常的文化进行反思评价,既有助于学习者摒弃偏狭,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些文化现象,也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品质,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传播所展现的是学习者对当代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传播必须在聚焦、提炼、剖析、穿透和反思之后。它是一种成果展示,在“互联网+”的时代,文化传播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我让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多媒体制作等等。比如有学生的习作《卡西莫多我想对你说》获得班级同学的一致好评,他便把自己的文章发在自己的微博上,点击量非常可观。
三、共学共研:跨文化专题研习的学习策略
跨文化专题的研习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师指导下成果的共享与整合,观点的碰撞与共鸣。具体操作笔者采取了这样两种研习模式:
1.师生合作:课内导航型共学
①引学:核心问题引领式的讨论共学
前期先进行原典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梳理出围绕主题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查找调查资料,并尝试探究发现,然后进行共享交流,在交流基础上巩固质疑,提出自己观念见解。如下流程图:
②导学:导学单引导式的讨论共学
这类主题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庞杂,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知识内容梳理,提供一定的导学,如设计一定的导学任务单(案例分析、活动策划、文学对读单),让学生围绕这些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再次深度阅读,把握内核。如下流程图:
③助学:中途支架助学式讨论共学
这类主题东西方有文化共同之处也有迥然不同之处,在探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呈现难点问题,根据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和支架,然后学生二次探究并交流提炼,形成更深刻认识。如下流程图:
2.生生合作:课外自组型共研
这类学习主要围绕学生自主选择的跨文化主题自行分组进行。首先让学生在征集的主题库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一话题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问题的细化分解探讨调查,继而展开活动。在此期间可以采取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①切块聚合式共学共研
这类共学是指把同一主题切割成若干个分主题,分派到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探究,最后各个小组把结论聚合在一起得出主题研究成果的合作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适合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比较复杂、综合性的话题。具体流程设想如下:
a编组:把学生分成4—5一组,每个小组成员认领不同的跨文化小主题,并阅读有关内容;
b分头自学:给每个小组成员发放一份“主题作业单”,就不同问题再次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主题作业单”包括某一主题的分论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
c专家组探讨:不同小组学习同一内容的成员组成本问题的“专家组”,深入讨论他们的问题;
d小组共学:完成讨论后,负责本问题的专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原小组,轮流把自己所讨论内容和讨论论题与组内同伴充分交流;
e全体总结:各小组在分主题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总观点。
②团体并列式共学共研
这种共学是指围绕同一个跨文化专题的话题,各小组进行分头探讨,最后派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共学。小组间的学习是并列进行的,相互之间是有利的补充,使学生对本主题的跨文化主题相关内容有更全面的、更正确的认识。如下图
a确定主题: 从学生列出来的跨文化主题中选一个普遍受欢迎的主题。
b自由分组: 学生自主选择组合,按照每组4-5人进行,并按照投票方式产生本组的组长、记录员。
c小组共研:小组成员各自把观点写在卡片上,并进行小组内的互学交流,最后组长进行汇集整合。
d全体共学:每组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派代表进行上台交流,全体学员学习交流。
e全体总结:各小组在分主题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总观点。
进行讨论总结。
③自由组合式共学共研
这种共学是指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头自学,然后同一话题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共学形成这一话题的综合报告,最后全体分享共学。如下流程图所示:
a个人选题:每个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
b个人自学:各自分头通过查资料或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实践学习,并撰写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c成立小组:选择同一话题的学生分为一组。
d组内交流共学:同一选题的学生在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并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组的综合报告。
e全体分享共研:各组代表分别上台发表成果,使全体成员研一而得十。
跨文化研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教师需要做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建构者、学习共同体文化的引领者,列出学习任务单,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架,营造组织的学习氛围,在自组织配置学习内容中进行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最终达成课堂“深互动”,从而实现学生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鉴赏,从不同角度感受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让学生转换、改造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以开放进取的心态去深入世界优秀文化,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贺毅.中西方文化比较.[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2.何峰.世界名著文学形象比较论. [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关照与镜鉴.时剑波.语文学习[J].2019(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