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教师虽然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练习写作,但结果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没有提升。小学写作教学低效的原因何在?这是摆在许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笔者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摄取生活能力太差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作文,这一时期学生的词语积累达一定程度,加上一定的生活经历,平时的耳闻目睹,道听途说获得的外界信息以及从课堂上学来的,课外阅读,看电视得来的,按理说要完成一篇作文,是没有太多问题。可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一到写作文总是歪头耷脑,搜肠刮肚,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不少学生的作文硬是“榨”出来的。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除写作技巧之外,主要是他们摄取生活的能力太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可是对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他们要么是“熟视无睹”,要么是“目空一切”,不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一切,如:身边的动物、植物、劳动过程等。在观察过程中,不能善于发现问题,用心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样,写作就没有材料,缺少感动和感受,顿悟和发现,也就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也就感到没话说。
2、趋功近利,积累太少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北京市作文训练与读书指导研讨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写是输出,读是吸收。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可是,在小学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压根儿就没有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只是一种摆设,对学生很少开放,而学生,也懒得去借书看。课本之外,他们只看封面各异的作文选,因为一本作文选可以帮助他们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背一篇现成的作文比写一篇作文的保险系数大得多,何乐而不为呢?正如许纪霖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的青少年太功利了,他们已经没有梦想,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他们想像的翅膀被剪掉了。”很显然,没有积累,学生的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把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段落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课后挤时间把它背下来,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3、畏写、懒写、训练不够
写作文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惟有多读多写。正如欧阳修所言:“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有人做过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量就能“过关”。而现在的学生作文太多是间周作文,每学期7--8次,小学到高中12年下来,作文不足100次10万字,显然作文训练的量上不去。唯物辩证法认为: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长期大量反复训练的结果。更何况写作是一种生活、知识、思想融于一体,感知、思维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综合技能,更是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可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懒得动笔写,很多学生写作文就是抄袭一些作文选上相似的内容或东凑西拼应付了事。我在平时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写日记,且不要求日记的长短,只要把你每天看到的,做过的事情记下来,从而慢慢培养学生写得习惯,克服学生畏写、懒写的心理。
4、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写作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摄取生活的能力太差,阅读面较窄,知识和语言的积累太少,使得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从而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浓,他们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小学写作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在作文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就埋头苦写。而是先让他们想一想我的作文该怎样写?运用哪些材料来写?在想过之后就找学生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让大家评一评,议一议,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通过“想和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写文章就有章可寻了,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各自的所想完成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误区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国民,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良好的教师。”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现在的的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把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文学化倾向严重。比如出题:教师强调立意要高、要深、要有意义。其二就是片面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偏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偏重于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培养;忽视观察、构思、修改等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导致教学过程“程式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其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教学成绩仍占第一位。考试时为求“保险分数”,宁愿放弃创新、放弃个性,写成千人一面的“八股文”。其四作文是个性化的言语活动,而且学生也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但通常我们作文教学的组织形式都是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保持在原地。
2、评价方式老化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学生的心灵倾诉,仿佛是呈送给法官的待审卷宗。教师大笔一挥,便裁定了此次写作行为的成败。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只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不是合作者。这样,于学生而言,写作就不是一种表达,一种沟通,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这种落后的评价方式仍在小学大部分学校写作教学中相沿成袭。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找出写作教学低效的原因,并改变当前的现状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堡垒,同时也是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资料:
(1)北京市作文训练与读书指导研讨会 《多读多写,科学训练》(2)《小学语文教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马国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