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领域,只有正确处理好诸多关系,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谋划,使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管理和保障等跟上信息网络时代教育教学的节拍、迎合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才能确保教学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教学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一、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往往呈现为一种单向流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接收的主要是来自教师的信息,教师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及其形成的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调节了教与学之间的这种关系。网络的本质属性是开放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以其开放、交互的主体功能强有力地支持人-机、人-人互动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教学双方均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我,交流、对话、感染成为教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更深刻地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改变。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在我国盛行了几千年,师道尊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师生之间是师徒关系甚至主仆关系,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和个性发展,是一种奴性教育。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而非教师。在这一转变中,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作用和积极性,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教学中教师正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思想、流行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不单单是从外部塑造或改造学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建构、学会创新并为着理想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二、和谐与争鸣的关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主张;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经说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古人们的这些闪耀着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把握课堂的本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课堂非常有益。和谐课堂之“和”,不应是学生的众口一词,不应是教师的一倡百和,也不是课堂的一团和气,和谐课堂应该包含不同乃至对立的意见和思想。所谓和谐课堂,就是既正规有序,又宽松愉悦;既师生有别,又平等交流;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智慧的这样一种平等、民主、融洽的理想课堂生成状态。没有不同的思路,没有对立的观点,就谈不上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扬弃,是一种崭新的课堂观,也是课堂重建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课堂不仅是教育本身创新的需要,同样也是校园和谐的核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奠基的意义和价值。
用这样的视角反观当前我们高校的课堂,就可以发现,现在有些教学及管理人员对和谐课堂的认识和做法,辩证法少了些,形而上学多了些。由于只看到“和”而忽略了“不同”,导致在课堂上片面要求学生服从和驯顺,醉心于整齐划一,过于看重课堂安静有序,“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继续存在,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噤若寒蝉,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很少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严重违背了和谐课堂的本质要求。
为此,在认识观念上,教师要树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把“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要鼓励百家争鸣,倡导各抒己见,允许不同声音的齐鸣共放,使学生的各种看法能在课堂上得以表达,师生、生生之间能进行自由的辩论、反驳和交锋,通过课堂要素多样化、多音素的互动合奏,谱写和谐课堂合作共进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获得立体化、多面性的知识,而且也逐步提高辩证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是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那种在学术界通过研究和发表论著扩大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单纯依靠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思想仍根深蒂固。
澄清这一误区,首要的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现行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倾心科研而殆惰教学。当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虽教学非常受学生欢迎,师德师风也广受赞扬,但因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直到57岁去世时还是讲师的职称,此事被称为“晏才宏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还有见于报端的某大学25岁、教龄未满一年凭借“学术成果突出”,被破格评为副教授的“年轻教授现象”。这两种现象折射出时下教师评价中“科研成果”的份量来。迫于发表论文、撰写论著、做课题,教师的压力和无奈,无形中驱使其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搞科研上,力争多出科成果。而对教学工作则是大打折扣,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照本宣科,得过且过,甚至有的教师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找人代课或提出种种理由把授课任务推给别人。诚然,为了更好地谋求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但如果把科研项目、或发表所谓学术文章的数量、或研究成果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励等看得过重,尤其在教师晋升、考核时过于强调科研成果,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和著书立说远比教学更能获得全国性的声誉,而教学奖励影响的范围微乎其微,这必将冲击正常的教学工作,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另一方面,不能想当然地把发展繁荣学术理论理解为科研工作。
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人才,既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也取决于科研学术水平。教学与科研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发展学术、繁荣理论,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教育教学效益,既能深化院校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教学的先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又会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如西方国家的一些院校比较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活动的“产销对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力的转化,他们不仅要求和鼓励教师主动接受新思想、吸纳新知识,而且非常注重将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充实到教学内容体系中去,科研的实效性及指向性强,其科研与教学的融合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
科研是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未知的有效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就是通过科研活动增强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使教学在有限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最为有效、最富价值的知识,赋予最管用、最过硬的能力。
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中小学教育以“应试”为主,高等教育阶段专业面过窄,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研讨,形成偏重“专门知识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传统质量观,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以此为例,对传统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进行反思,实在不无道理。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个性越发展,创新能力越突出。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就提出个性因素在成才中的作用;特尔曼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结为人格因素;马克思把个性发展视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推动力量。可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阶梯”,没有这个“阶梯”,人才成长就达不到相当的层次和境地。学生的个性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是开发创新潜能的最有效的手段。它克服了传统教育难以促进个性发展的弊端,重视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开辟了广泛天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其教育思想时提出“六大解放”: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使他有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些他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发展个性,成为突出的创新人才。
我们这里所讲的个性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追求的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结合。这一点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因为它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全面发展”,并非诸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各方面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重视个性差异,重视个体发展。“全面发展”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体提出来的,这就从客观上决定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教育,必然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共性,个性发展是个性。共性存在个性之中,个性中蕴涵着共性。全面发展渗透在每个个体之中,而每个个体的个性发展又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由于学生各自先天遗传的特征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受教育与自身努力程度的不同,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个体之间,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性的差异。个性教育,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它不可能否认和忽视这种差异。因此,这就决定了个性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必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
五、“硬件”、“软件”和“潜件”(三件)之间的关系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硬件”是基础,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如雨课堂)、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综合实验室等;“软件”是核心,主要包括网上课程、电子教材、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等;“潜件”是关键,主要包括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等。三件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都很重要,特别在“硬件”“软件”建设有了一些基础之后,更要注重“潜件”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硬件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不可否认,高校“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潜件”的现象仍很严重,致使校园网建成后出现了“路上车少”“车中货少”及“货中精品少”的状况。如多媒体网络课件观赏性有余,应用性不强,课堂教学普及率不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都是这一状况的反映。因此,应充分认识“软件”“潜件”在高校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搞好“硬件”建设、加强“软件”开发的同时,真正把“潜件”建设重视起来,使三件建设协调发展,相互匹配与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