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中考,很多老师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采取的态度是不列入教学计划,不进行教学,有的老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自读了解。而本人认为:我们山区学生本来能读的材料就不多,缺乏阅读素材就是我们山区学生的弱点之一,本人不赞同为了给中考留出时间就把教材中的部分篇目删去的做法,教材中所选的篇目是有其编排目的的,我们应负责任的面对,审慎确立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下面就是本人对《香菱学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施,提供给大家共勉:
20 香菱学诗
曹雪芹
学习目标 :
1.了解《红楼梦》,激发学生对《红楼梦》阅读兴趣;
2.了解香菱悲剧人生,感悟《红楼梦》主题;
3.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4.品评香菱写的三首写月诗。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1)了解《红楼梦》,激发学生对《红楼梦》阅读兴趣;
(2)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教学难点:(1)了解香菱悲剧人生,感悟《红楼梦》主题;
(2)品评香菱写的三首月诗。
教学方法 :
1.教师讲解,了解《红楼梦》;
2. 品读课文,把握全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古典小说,学习了《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等名篇的节选篇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节选篇目《香菱学诗》。(板书课题:20 香菱学诗)
二、作家作品简介
1.曹雪芹(1715—1763)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是“百年望族”之后,由于与宫廷斗争牵连,家道逐渐衰落,其晚年流落北京西郊,靠朋友接济和买画维持生计。死后留下《红楼梦》前80回手稿,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起初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它请求将其带入人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其后继无人,必然走向灭亡。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广泛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知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美称。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
3.走进主人公
(1)读《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解释理解:
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谐音“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先是被卖给公子冯渊(谐音“逢冤”),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小妾。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薛蟠的正房夏金桂极为嫉妒她,就一直虐待香菱。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谐音“求怜”),夏金桂下药想毒死香菱却反而毒死自己,最后香菱难产而死。曾寄住在大观园中,拜黛玉为师学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概括香菱学诗全过程:
三分法:拜师——品诗——作诗
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
2.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四、探究以下问题:
1.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3.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五、品评三首香菱写月的诗:
第一首: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本诗只写了月亮很亮在天空中挂着,会引起诗人的兴致和旅客的愁绪。无主人主观情感在里边。况且里边“翡翠楼”“珍珠帘”“玉镜”“冰盘”“良宵”“银烛”“画栏”等词汇只是藻饰,对诗的意境无帮助,感情不协调。)
第二首: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一首诗,比前一首进了一步,写了月亮孤独的在天空中挂着,会用“梅花”“柳带”“西楼”“轻霜”“隔帘”等物来渲染情境及情感,会用“护”“抹”等词语来表达主观情感,只是像薛宝钗说的一样多写了月色。)
第三首: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魂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一首诗从开头起,香菱就表面写月,其实是用月写己,感叹自己的身世,表白自己的坎坷,表达了自己思亲思乡的主旨,特别是最后一联,用月的主人嫦娥的自责,表达了自己遭遇不幸的大声质问。情景和谐,感情统一,主旨鲜明。)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了解了《红楼梦》,了解了香菱的悲剧人生,感悟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从香菱学诗的这件事上得到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感悟,《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七、布置作业及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学练考练习。
八、板书设计:
20 香菱学诗
曹雪芹
作者:曹雪芹,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遭遇悲惨,值得同情
香菱
苦心学诗,终得成功
九、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较好的让学生了解了《红楼梦》相关知识,了解了《红楼梦》的主旨,达到了教学目的,但容量太大,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