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卡连柯所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家校联合优势,因材施教,用爱和真诚教育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家校联合 因材施教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反差让我明白,对于某些特殊个体,老师要正确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真正走进他们心里,多一点关注、帮助,让这些特殊的“花朵”同样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第一次见到小池是在高一新学期报到会上,中等个头,面目清秀,牛仔裤搭配白T恤显得活力朝气,但一头渐变黄色的卷发,顿时让我感觉这个学生桀骜自我意识很强。果然,上下学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在班上安静不善言谈,但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可是一个月后的月考,刷新了我的认识——各科不及格,数学甚至只考了2分。平时表现和成绩的极其不相符驱使我想进一步去了解他。为了使他消除戒心,我把谈话地点放在楼下操场看台上。他或许已经猜到了我的目的,直接对我说老师你不用管我,我不会犯学校的任何纪律,你也不要费时间来教育我,我真的学不进去。这种表现让我非常惊讶。
校运会上,原定二摇跳绳的男生因病请假了,当时实在无人替换只能弃权时,小池主动说他可以,结果还获得了校级二等奖。领奖回来,他悄悄独自坐在了班级后排,但我还是从他眼睛里看到一丝难掩的开心,我顺势问道:“你跳得真不错,谁教你的?”他说:“是我爸。”随即低头,没有下文了。
从简短的语言中,我知道他不愿意和别人聊起他的爸爸,但能看出来他很爱他的爸爸,也很崇拜他。
为了能更好的深入的了解他,我私下约谈了他妈妈。小池以前是个性格开朗、阳光洒脱的孩子,学习从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大家心目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生活中最崇拜的人是父亲。但父亲因为触犯法律,被刑拘,整个刑拘过程被小池全程目睹。从那以后小池变的阳光不再、沉默寡言。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次“敢于承担,勇于担责” 主题班会上,我列举了很多名人故事来阐述班会主题,同时还顶着非议请托一位有服刑经历的朋友到现场给学生做了发言。班会后,我留下了小池,想借助主题班会安慰鼓励一下他,还特意播放了他妈妈在去探望他爸爸时候给他录的一段语音。听完这段语音后,他泪流满面,向我深深的鞠了一躬。他知道这个班会之所以大费周章,就是为了他。通过这次班会,使他明白自己已经是一个16岁的男孩,该有自己的责任,不应该麻痹自己去逃避现实。我们约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有担当、有责任,做好自己。
在后边的考试中,他的成绩慢慢有了进步,也得到各科老师认可。在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我着重表扬了小池的变化,同时也加强了与他妈妈的联系,将小池作为家校联合培养的重点对象。小池在校三年,也让我和他妈妈成为了朋友,我们的共同话题就是怎么来唤醒、鼓励、激励他,三年后小池考取了政法大学法律系,他想以后做一个知法懂法并能给更多人普法的人。
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有有教无定类的气度和胸怀,有因人施教诲人不倦的耐心细致,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教育优势,使更多学生成人、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