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学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李旺春
[导读] 现代社会中,学校的首要教育目标及职责便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与做
        摘要:现代社会中,学校的首要教育目标及职责便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与做人,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正确处理好身边的各项问题。对此,养成教育的实施便显得至关重要。学生必须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独立、积极、团结他人,才可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实现不断进步。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德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深化。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学校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加强和改进学校育人教育的方式,为社会培养优秀、素质高,具备良好行为的接班人。所以学校的教育理念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关于学校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当前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与我国将来的文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因而强化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养成教育便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养成教育也是促进学校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重心所在。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同时也需要面对较大的生活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学生接受了养成教育后,可以形成较强的独立意识与团结精神,掌握待人接物、学习和思考的正确方法。
        二、关于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遵循的原则分析
        首先,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练习及使用这种行为才能在大脑中形成记忆的,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校学生改掉以往长期存在于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坏毛病,从新塑造新习惯,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环境,内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行为反复的情况必然发生,所以需要对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坚持持续性原则。其次,不间断的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拥有自己生存基本的能力,所以需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式。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在于学校的培养教育,更主要的是自身意识行为的改变,这样在离开学校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下去, 所以在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中要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坚持、自我教育的原则,使学生的养成教育中的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另外,家庭教育是学生的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生成长的痕迹都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而社会的风气,道德的氛围,各种名人的行为习惯都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导向,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地位,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所以对于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说,不能忽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共同努力,实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


        三、关于学生养成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一)实施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
        对于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说,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先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将此作为依据,围绕制度开展学校的管理工作。制度属于一种规范化的体系,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能够产生强大的指导作用,学校学生个体道德及素质的发展塑造,都需要规范化制度进行引导。良好的制度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应当要贴合基础的伦理原则,比如民主、公平、以人为本等,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其二,制度应当要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换句话说,便是程序合法,并确保程序和实体和谐统一。另外。单是制定出良好的制度也是不够的,若要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达到理想的养成教育效果,还需要执行者将制度落实到位。因此,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都要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发挥出榜样功能,始终坚持表里如一,言行得当,将制度精神渗透到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以此确保养成教育顺利实施。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塑造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做到动静结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有害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最终要把思想教育成果转化到学生日常行动当中,在实践中巩固教育成果,将良好的规范秩序固化到指导行动的思想认识当中。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好社会实践课,如劳动课、公益行为、好人好事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赢得社会认可,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我认可。
        (四)开展评价活动,促进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自觉性和意志力,达到知行统一。学校每天开展行为习惯检查评比,及时公布各班的评比结果,通过黑板报、广播站表扬优秀班级和学生,指出问题和不足,督促各班级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评比。依据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特别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给那些对自己缺乏自觉控制能力的学生适当的机会,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分清是非、善恶,意识到自己过错的性质、危害及克服方法。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极强的激励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求真务实,以活动为载体,注重日常管理,言传身教,持之以恒,才能养成学生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