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受限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部分学生认为高中地理知识晦涩难懂,产生畏难心理。运用地图导学模式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能够从更为直观具体的角度出发,增强学生的地图技能,帮助学生增加地理知识储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图导学模式;地图技能
引言
高中地理课程是研究我们生活的社会和环境的一门课程,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随着教学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抽象的内容,比如说洋流的运动以及气候分布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和学习的难度。借助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具体地把握高中地理知识,借助地图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点。积极运用地图导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现状。
一、运用地图导入,提升学生课堂活跃度和参与积极性
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运用,最为重要的便是在课堂导入环节。相较于一大段的文字讲解和介绍,地图往往更为清晰明了,能够极大地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在人们的认知习惯中,对于图表的兴趣相对文字更为浓厚,也更愿意通过图表来学习和接收新知识。运用地图导入,能够提升学生课堂活跃度和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一开始就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解参与到高中地理课堂中来。比如说,在学习洋流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与其机械地背诵“日本北海道渔场的形成原因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引发海水扰动”,倒不如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导入,让学生更为直观具体地看到南北半球洋流的运动规律,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容易理解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了。运用地图导入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地图中寻找答案,这样能够为其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增强其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也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依托地图展示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对于没有到过黄土高原的学生,无法想象水土流失对其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依托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但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只是依托课本大段文字的表述,比如学生常常需要背诵记忆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水文特点、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经济作物等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内容的厌倦,更会让学生沦为考试机器。依托地图展示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记忆点,形成集中连片的记忆区块,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比如说,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应区域的农业发展特征以及主要经济作物,然后融合气候分布图以及经济作物的全球分布图等多张地图辅助教学,让学生结合地图内容,自主探究和总结农业的区位因素,提升地理知识认知和经验积累。相较于教师单独讲授的方式,学生能够从地图探究过程中掌握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地理区位因素的深意以及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其地理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增加知识记忆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是有效发挥地图导学模式的关键。试想,如果学生看不懂地图,又如何依托地图来展开高中地理教学呢?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注重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知识记忆的深度和广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对地球知识以及气候分布等抽象地理知识的抵触心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印课本上的地图,比如说世界洋流分布图以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典型且重要的地图。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相应的地图,张贴在教室内,提升学生对地图绘制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应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相较于死记硬背,依托地图导学模式学到的和掌握的知识反而更为牢固。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做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人,结合多媒体课件或者短视频等工具,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讲解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也可以在学生讲完之后进行点拨和补充。学生为了在课堂上拥有良好表现,必定会在课下认真研究地图信息和内容,甚至会进行知识的拓展,这就极大地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深度和广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运用地图导入,运用地图展示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地图技能,都能够打破高中地理教学的常规,采用创新教学模式来消解学生的畏难心理,也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掌握能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记忆区块,是地图导学模式实践应用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侯舒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邹月娥.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成才之路,2020(1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