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处处都能体现数学素养,数学源自于生活,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以及较强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但是,学生的吸收能力以及学习天赋都是因人而异。然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帮助不同阶级的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阶梯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阶梯式教学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数学在人们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并且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有连贯、密集性。对此,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数学教学策略,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使用具有创设性和实用性较强的阶梯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使得学生智力得到启发。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学有所得,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根基。
一、阶梯式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的本质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而阶梯式教学法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因材施教。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前提,当学生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时,应掌握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技能,更要体现出数学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价值。目前教学任务是通过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学科素养。而教师可以利用阶梯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办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剖析数学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当中,在生活中展示出数学的实用性。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阶梯式教学法,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便提升学生在数学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性格采用相对的课堂导入环节,顺利引进课堂教学,同时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发现数学具有魅力的一面,在数学课堂训练中找到归属感。以这样的教学模式,为所有的小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之间不再存有“学习困难户”的现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优生”,以便提升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阶梯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为学生分阶梯
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基础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平等分组,将学生分为三组,根据这样的标准进行分梯:班级的总人数决定了每一阶梯的学生数量,一般来说,处于第二阶梯的学生人数最多,第一和第三阶梯的人数相对而言较少一些。然而阶梯的人数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产生变化的,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为学生组织一场小测试,以便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将阶梯进行调整。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自行分阶: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掌握情况会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产生变化。在课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学习情况,能使得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难点所在,同时也让教师清晰知道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完善教学设定,达到课堂教学目的[2]。
(二)课堂教学进行分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为学生出示题目,并要求全班一起将题目齐读一遍,以便提升学生的专注度,第二遍让学生自行剖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并进行思考。第二: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弄清题目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一起构思解题模式。第三:让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由来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加深数学知识的印象。第四:教师将黑板上的解题过程擦掉,让学生重新读题并根据自己的思维将问题重新解答,这个过程属于知识消化环节。然而这个环节能促使学生进入课堂分阶阶段,顺利解答出来的同学进入第一阶梯,没有答全只答对一半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梯,然而不知如何下笔的同学进入第三阶梯。教师再引导第一阶梯的学生为第三阶梯的学生进行讲解,并及时补充学生没有讲解到位的地方。以便帮助第三阶梯的学生利用不同思维角度对问题进行了解。第五: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相应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不允许有抄袭现象,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学生出错的题型进行记录,以便设立复习计划[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每一个课堂环节之中。通过阶梯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并实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提供高效课堂,实现高质量教学,以便达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传宝.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法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4(35):75.
[2]赖泽花."递进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6(21):102.
[3]张海燕.小学数学阶梯式课堂法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