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幼儿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因此,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巩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自我服务的意识,教给幼儿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以及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自理能力;独立性;健全人格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与内容
1、重要性
(1)有助于幼儿学会生存社会飞速发展,充满竞争与挑战,孩子须有较强的能力,让幼儿独立自主,学会打造属于自己的天空。折旧需要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服务自己,可以独立自主的做一些事情,例如进餐、睡眠、大小便等,是幼儿时期甚至是整个人生的基本技能。具体来说,幼儿自理能力,就是可以独立进餐、盥洗、睡眠、穿脱衣、喝水等,家长要顺应教育形式,勇敢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学会自理与生存。
(2)有助于幼儿认知发展
认知的发展,是对信息的改进,幼儿的认知与思维以形象性、随意性为特点,抽象性、逻辑性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幼儿自理能力与认知发展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他们会收获相关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教师可以给幼儿做一个食醋泡鸡蛋的实验,让幼儿明白每天刷牙的作用,幼儿的牙齿是高钙化组织,如果不注意刷牙,就会变得像食醋泡过的鸡蛋一样,会影响面部美观,让幼儿了解刷牙的好习惯,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3)有助于幼儿个性发展
个性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综合,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具有心理特点。小班幼儿是幼儿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自理能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幼儿具有坚强的毅力。幼儿的年龄与认知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有的时候是自觉的,有的时候是不自觉的,这些行动需要幼儿具有加强的毅力与信心,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不断进步,养成幼儿的抗挫能力,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收货成功的体验,发展幼儿坚强、独立、自信的品质。
2、内容
(1)进餐。进餐方面的知识很多,每一项都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进餐知识,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进餐技能,学会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饭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要暴饮暴食,饭后不要剧烈的运动,水果要洗干净以后再吃,不喝生水,吃饭的时候不要说笑,不要边吃饭边看电视,不要吃得太多太饱,给肠胃造成负担。
(2)睡眠。睡眠在幼儿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良好的睡眠,主要指的是按时入睡,睡眠质量高,用正确的姿势睡觉,不要熬夜,早睡早起,不要赖床等,双腿弯曲且向右侧卧去;睡觉的时候要掖好被子,不蒙头也不露肩,自己整理床铺,一副脱下后放在固定地点。
(3)着装。帮助幼儿正确的穿衣服,学会依据天气整理衣服,逐渐发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注重衣着卫生,衣服脏了的时候要及时换洗,依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掌握基本的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放一放的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着装能力与习惯,幼儿在拉拉链,扣纽扣的过程中,手指可以得到锻炼,加强手眼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对自身的身体结构有认知,形成初步的认识。
(4)盥洗。盥洗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自理能力的关键内容,盥洗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清洁自己的皮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良好盥洗习惯要从小做起,饭前、便后、手脏的时候都要主动吸收,随时的保持清洁,饭后漱口,早晚都要刷牙,按时的剪指甲,晚上睡觉之前要洗脚、洗漱,有专门的毛巾、牙刷、牙杯等。
(5)如厕。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大小便的自理,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对厕所不熟悉,如厕的时候胆怯,尿裤子,弄脏厕所的现象比较多,还有的幼儿不敢在幼儿园排便,久久不敢上厕所,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教师要帮助幼儿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有耐心的给与引导教给学生如何蹲坑、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教育建议
1、幼儿园方面
(1)密切家园联系,促进家园互动,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利用家长早、晚送接孩子的时间,多和家长交流、沟通,改变家长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包办轻引导等陈旧教育观念,利用《家园联系册》《家园共育栏》等家园互动形式,使家长认识到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幼儿从小要学会求知而且要学会生活,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和游戏材料,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教师可提供给幼儿制作好的剪出扣眼、钉上纽扣的小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训练幼儿穿、脱衣服、解纽扣、扣纽扣的生活技能;还可以给幼儿提供用雪碧瓶剪成的两边打很多小洞眼的鞋的模型,训练幼儿给娃娃穿鞋、脱鞋、系鞋带、解鞋带的技能等一些幼儿喜爱的游戏,使幼儿在玩中掌握一些自理技能。
(3)通过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对于儿歌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就从这一方面着手,编了些儿歌。例如:睡觉时就教幼儿念儿歌“脱下鞋子和衣服,端端正正放整齐,铺好被子上去,小被暖和盖身体,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房间里静悄悄,一觉醒来精神好。“幼儿边念儿歌边动手,一周下来,都能自己安安静静的午睡了。孩子能在儿歌的帮助下,能养成轻松睡觉的好习惯。所以,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4)引导幼儿观察与模拟。小班的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因此,发展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让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行更好地探索,进行游戏教学,促进幼儿更深刻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幼儿教师需要注意,小班幼儿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养,幼儿具备了初步的自理能力。让幼儿成为教师的小助手。例如,在吃饭做游戏的时候,让能力较好的幼儿帮助分餐具,结束后收拾餐具与材料,或者给幼儿分配简单的扫除任务,例如,在进餐的时候,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能力较好的幼儿,让他们帮着分餐具、收拾餐具,还有一些扫除任务等,在幼儿完成之后,给与幼儿更多的夸奖与鼓励,促进幼儿自信心成长,让幼儿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2、家长方面
(1)鼓励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孩子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给孩子准备的衣物、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四、结束语
总之,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一定要积极鼓励、树立信心、持之以恒。教师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精心指导,细心观察,积极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动手能力。既要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又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喻莉莉.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
[2]杨红瑜.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江科技,2016.
[3]刘黔敏,肖方方.大班幼儿入学心理期待研究[J].幼儿教育,2015.